作者简介:吴文鑫(1991— ),男,山东临沂人,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本科生,西北大学文学院学生会主席兼团委副书记。“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时期拜于苏轼门下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大文学家的并称。苏轼作为当时的文坛盟主,具有强烈的文化继承意识,“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1]。经过长期的交游和聚会,他们形成了以苏轼为中心的集政治和文学于一体的苏门文人集团。当时,朝中党争剧烈,内外矛盾激发,不少文人都遭遇了贬谪的厄运,“苏门四学士”也不例外。政治生活的跌宕起伏,蛮荒之地的悲惨遭遇,心理上的巨大落差,都极大地重塑了他们对生命的情感体验。这种与屈原被放逐相似的经历,让他们对屈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结。
一、黄庭坚:沉稳豁达的忍默人格
在北宋复杂的党争中,黄庭坚被看作旧党,多次遭新党打击,却并未因此而有怨恨谩骂之词。对于其晚年的贬谪大难,《宋史》卷四四四《黄庭坚传》这样描述道:“泊然不以迁谪介意。”黄庭坚在大难之前的态度是:“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赠送张叔和》),表现出其类似屈原的忠贞高尚人格和宽大胸怀。苏轼在《答黄鲁直书》中也说:“超佚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黄庭坚曾经在贬居戎州时写过一篇《书幽芳亭记》,其中就有: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这里,“楚之逐臣”指的就是屈原。文章开篇将兰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引用屈原之例表明心迹,反复赞颂兰花的高风亮节,借此表现其豁达飘逸、乐观沉稳,置苦难于度外的屈骚精神。他还亲自书写唐代韩伯庸的《幽兰赋》,成为当今书法史上的行书佳作。
二、秦观:哀婉缠绵的骚怨精神
秦观早期的作品受屈原的影响就很大,他依然秉承赋体原有的传统形式。苏轼称他的赋为“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2]。后来,他被放逐到湘潭一带,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屈原精神的内涵。他在《江城子》中问:“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这种“天问”式的仰天长啸看似自问自答,其实根本无人能答、无人能解,正是承继了屈子文风。被贬谪异地,他北望京城,不禁慨叹:“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另外,他的《鼓笛慢》中写道:“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调笑令》中:“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3]都充分体现出他的沉痛哀怨和感情上的脆弱。秦观“惆怅谁人会”的落寞处境,正和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擦出了默契的火花。由于秦观性格的至情至性而带着悲观,所以他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悲恸之中无法自拔,带着哀怨缠绵的骚怨精神,早早地告别人世。
三、张耒:平静解脱的超越意识
张耒与苏氏兄弟在政治上共进共退,甚至在苏轼死后私设灵堂以悼之,并因此得罪。张耒在苦难面前,并没有像秦少游一样执着地沉浸在痛苦之中。相反,他通过对真实生命的把握,表现为超然的平静解脱。试看以下两首诗: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
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餔糟更遣从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屈原》)
诗中用语悲戚,情意深沉,表现出对屈子的深刻哀悼以及对其爱国精神的追随。即使“国亡身殒”,那光辉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彪炳千秋的鸿篇《离骚》仍然将一次次震撼人们的心灵。张耒在《潘大临文集序》中说:“士有闻道于达者,一会其意,涣然不凝,师其道,治其言,终身守之而不变。”这与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致的。他特别推崇《离骚》:“只应诵得《离骚》赋,长作行吟去国人。”(《出京寄无咎二首》)张耒自身的诗作也体现出悲戚后的平静超脱。《他乡二首》:“莫叹萍蓬迹,心安即是家。”《白月》:“慎勿忧世故,彼昏谓汝狂。”他的词也体现出心志高洁的境界,在《减字木兰花》中用“蜂蝶休忙,不与春风一点香”来自比脱离纷纭世俗的道德倾向。张耒的赋更是深深烙上了屈原作品影响的印记。黄庭坚曾经这样评价他:“短褐不磷缁,文章近楚辞。”他的《暮秋赋》《遣忧赋》都有许多语段通过借鉴《离骚》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生命超越意识。
四、晁补之:悲慨沉咽的归隐情感
晁补之虽然有强烈的拯世救民的豪迈理想,但是由于卷入了党争的漩涡,经历了宦海沉浮,他的作品大多悲慨沉郁。他还是宋代第一位全面研究辞赋学和大规模辑录骚体作品的学者,首开宋代辞赋学风气,对屈子精神颇为认可。他在《续楚辞序》中说:“世是所以贤原者亦由其忠死,故其言至于今不废也。”晁补之的作品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屈原抒愤的传统。针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际,补之表现出了对高山仰止人格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迟暮的忧伤慨叹。他在《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中写道: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词中既有归隐的清逸深远,又夹杂着几分无可奈何的呜咽。另还有《尉迟杯》:“都将命、拼与酬花,似岘山、落日客犹迷。尽归路,拍手拦街,笑人沉醉如泥。”这其中流露出的悲怆黯淡与屈宋作品中的伤春悲秋意识是何其相似!《摸鱼儿》:“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迟暮,黄昏、晚年。屈原《离骚》中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晁补之的诗词赋都如心灵自白,慷慨悲怨、哀凉沉郁,他的愤懑、期许,都托与形形色色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屈子之赋,消沉而不颓靡,归隐而不低微。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