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我国竞争情报研究进展分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朱红艳 宋艳辉 发表于:2010-12-06 10:30  点击:
【关健词】竞争情报;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竞争情报主题的2 305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相关文献增长符合普赖斯定律,同时竞争情报研究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对论文高频作者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年长且发文频次越高的作者越容易建立自己的合作关系

竞争情报不仅是企业的一项工作,一种功能,而且是企业的一大战略,是企业逐鹿市场、夺取商机、以智取胜的基本战略[1]。如何利用竞争情报活动为企业服务,并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借助可视化工具构建社会网络关系图,形象展示分析主体的复杂关系。本文从这种新的研究角度入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竞争情报进行分析研究,探析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内在关系及其相关规律。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作为数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字段,用“竞争情报”作为检索词,检索数据库中自1987-2010年间的所有期刊论文。总共检索到2 305篇竞争情报类期刊文章。研究方法本文拟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引文分析法;将数据导入EXCEL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生成共现矩阵;运用SPSS13.0对关键词做聚类分析;使用UCINET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借助可视化工具pajek以可视化的形式对论文的作者和关键词做共词分析。
  2 论文年度变化趋势分析
  按年统计从1987-2010年的各年期刊论文数量,绘制成如图1。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竞争情报由国外引入我国,竞争情报逐步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初期对竞争情报的研究具有极不稳定性,1987年篇名含有竞争情报的论文仅有1篇,1987-1993年这7年间只有1987、1989、1993年有竞争情报文章,而且仅有1篇,1988、1990、1991、1992年这4年都没出现竞争情报的研究论文,出现这种结果固然跟我们选取的样本有关系,但是以篇名含有竞争情报作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并不算严苛,基本可以反映现实情况。1993年之后,竞争情报论文开始大量出现,没有间断过,刚开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1996年有所降温。科学文献数量增长规律是由科学发展的客观过程决定的,而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科学固有的发展规律;二是科学所处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说,当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时期科学文献呈现指数增长,而当时的大环境是1992年左右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竞争情报作为情报学进入企业领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定会受到学者以及企业领域的密切关注。1996年之后,竞争情报的研究稳步攀升。2010年的数据因不全在此不做分析。根据趋势线,竞争情报的研究略呈现“S”型,基本符合普赖斯的科技文献指数增长规律。未来对竞争情报的研究还会持续增长下去,增长趋势会呈现缓和状态,没有特殊变化,应该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图1 竞争情报年度发文变化趋势
  3 高频作者分析
  我们对这2 305篇论文的作者进行发文量统计分析,现将发文最多的前40位作者列出如表1所示。在这20年间,彭靖里的发文量居首,彭靖里是云南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一直在从事竞争情报的研究,比较善于竞争情报与现实情况的结合应用研究,例如对欧盟国家、韩国、亚洲四小龙、海峡两岸、云南省的竞争情报状况都有所研究[3-6];南开大学的王知津教授发文量排在第2位,他很早就开始了竞争情报的研究,可以追溯于1980年左右,近年来对战争游戏法研究较深入,不仅申请到了“基于战争游戏法的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设计模式与运行机制”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7-8];武汉大学张玉峰教授也对竞争情报研究较多,近几年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竞争情报系统、竞争情报采集与挖掘,她对竞争情报的研究明显具有技术的色彩[9-10];陈峰博士作为年轻一辈的竞争情报研究者,对竞争情报研究深入且高产。为进一步研究这些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运用UCINET对这40位作者进行社会网络分析。首先构建40*40共现矩阵,然后导入UCINET,绘制出社会关系网络图,如图2所示。
  图2形象地展示了40位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线的粗细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度大小,即线条越粗表示两个作者的合作次数越多。图中可以看到40位作者形成了4个研究团队:彭靖里、李建平、杨斯迈、邓艺组成第一团队;王知津、陈婧、张收棉、陈维军组成第二团队;张玉峰、吴金红、王翠波组成第三研究团队;吴晓伟、徐福缘、李丹、张翠英组成第四研究团队。发文排名居于前4位的作者——彭靖里、王知津、张玉峰、吴晓伟——分别为4个研究团队的核心人物,处于社会关系网络图的核心位置。黄晓斌、陈峰、曾鸿、王曰芬、王克平、郑荣、章继刚、王磊、李艳等作者位于社会网络图的外缘,意味着他们在这40位作者中并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图中有且仅有4个合作关系子网络,分别为发文排名前4位的作者(彭靖里、王知津、张玉峰、吴晓伟)所建立;其它作者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合作网络。结合相关分析可得,这40位作者都相对高产,但他们的合作程度并不一样,年龄较大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合作意愿更高一些。笔者分析,可能是他们对竞争情报研究较早,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关系网络,所以合作度较高。
  4 高频关键词分析
  我们对这2 305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出现次数最多的前40个关键词列出如表2所示。表2显示,竞争情报系统是这20年间的研究热点,共出现了306次,竞争情报系统体现了竞争情报研究的技术性,技术性一直是竞争情报研究者偏爱的一个层面,因为它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竞争情报实践,从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竞争情报向企业领域的渗透,对企业竞争情报、竞争对手的研究最多,这很好地体现了竞争情报与企业实践的密切结合及其实用性,因此竞争对手、企业、企业竞争情报等与其企业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都很高。另外知识管理共出现了102次,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这与知识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竞争情报开始与企业知识管理结合起来,成为竞争情报研究的热点之一等有关。
  4.1 聚类分析
  由于SPSS13.0对分层聚类分析的局限性[11],我们只对出现频次最多的前20个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图3所示。
  我们在Num0~25之间划一条线,可以划为4个类群: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市场竞争、竞争优势、竞争情报研究、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活动、企业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作为一个子群(A群);竞争情报、企业、情报研究、知识管理、反竞争情报、商业秘密作为一个子群(B群);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一个子群(C群);竞争情报服务、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子群(D群)。我们可以看到,A群是与企业密切关联的微观研究活动,其中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竞争策略作为竞争情报的三大研究内容首先聚类在一起,充分表明聚类结果的可信性;B群是与企业竞争情报具有一定关联的活动,知识管理、反竞争情报、商业秘密即使我们不把他们定义为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他们也一定是与竞争情报有莫大关联的活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一个子群C为A群、B群提供技术支撑,任何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都是建图3 高频关键词树状聚类图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