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氛围对人的群体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是产生人群同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德育教育如果能主动地与所在地的城市精神融合,两者形成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并在相互整合中引领城市文化的提高,净化城市复杂的文化环境
环境和氛围对人的群体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是产生人群同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德育教育如果能主动地与所在地的城市精神融合,两者形成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并在相互整合中引领城市文化的提高,净化城市复杂的文化环境,那么,大学生社会化的正确方向也就有了坚实的保证。
(三)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拓展大学生社会化个体内化的正面效应
大学生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因而,除了上文所述的外部教化作用外,大学生社会化的个体内化,即大学生对社会的自我调适,也非常关键。由于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基本成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基本形成,因而他们具有更明显的内化倾向和自主选择性。所以,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主流价值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社会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中间环节,也是沟通个人和社会,实现个体内化的“桥梁”。目前,高校的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会实践不但仅仅局限于暑期“三下乡”、实训、社会调查等有限的几种形式,而且对不少社会实践活动实行着松散性管理,最终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结局,其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为改变这种状况,城市相关部门应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精心谋划和拓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不容置疑,由于体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属地政府和地方高校除了明确存在的行政隶属关系外,在具体的工作指导、互相利用文化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问题。然而,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外部教化环境,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体内化,政府和高校只止步于行政隶属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两者必须积极寻求密切配合的有效切入点。例如城市的宣传口和“文明办”在召开筹划“城市精神”构建的会议时,应邀请高校的有关领导参加;而高校领导则要根据会议的总体精神和安排,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安排好与城市对接的有关活动,并使德育课教师明确属地城市精神构建的最新举措,以利在课堂教学时加以及时有效的对接,在保持时空和部署一致性的前提下,取得教育对接的最佳效果;又如城市相关部门要有计划地确定一批供高校学生参与城市精神构建和体验的实践基地,高校则要相应地精心组织好学生分批轮换赴实践基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这样,既有政府行政力量的统筹、协调和支持,又有高校积极地、常态化地融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努力,两者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定能形成良性循环:既能拓宽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又能使学生直接参与城市精神的构建,并使城市精神深入到大学生群体的内心,使他们对学校所在的城市更具认同感、自信心和责任感,长此以往,将有效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核心价值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真正达到实现大学生社会化个体内化的目标。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学成毕业的大学生大都会义无返顾地投身于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他们会以满腔热忱回报哺育他们成长的城市。当代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定会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已实现个体内化的良好的生活方式、精神素养及行为习惯等传播于社会,那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就会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定能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城市的关系[J].都市文化研究,2005(12):205.
[2]王立科.大众文化的非道德倾向与青年社会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26.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16.
[4]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2.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