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羌族传统建筑抗震技术和其传承研究“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聚居区的大量羌
族村寨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作为羌族物质文化 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碉房建筑是 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实用建筑。国家批准成立的 羌族文化保护试验区,以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 县的羌族聚居地为核心区,目前该区域羌族村寨 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何结合灾 后恢复重建工作,保护好该区域羌族村寨的传统 建筑及其建筑技术,也就成为保护区必须面对的 重要课题。笔者曾深入上述羌族聚居区进行实地 调查,发现地震造成的羌族碉房和碉楼建筑受损 程度除区域性差异外,建筑材料、修建方法、建筑 体量等相关建筑技术问题皆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 着密切关系。羌族聚居区属于地震频发地区,探 讨羌族建筑的传统抗震技术及其传承问题,对于 研究和保护羌族传统建筑文化、促进羌族村寨的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皆具有重要价值。
一、羌族村寨建筑概况
羌族主要聚居于四Ji J盆地西北缘岷江上游和 涪江上游地区,其原生形态传统建筑为石砌碉房 和碉楼。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该区域石砌碉 房和碉楼建筑至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在《后汉 书》中记载为:“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 十余丈,为邛笼”⋯。作为羌族建筑的主体和羌族 最具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石墙体碉房和石
碉建筑是羌族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形
式。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历史上的碉房 建筑多为一层半建筑(建于屋顶后半部的照楼俗 称半层),二层半及其以上的建筑很少。随着经济 的发展,现当代羌族碉房建筑已发展成以二层半 至三层半建筑为主。楼层之间多用圆木横置两侧 端墙上形成密集的横梁,其上纵铺用圆木劈成的 木块,再上纵横铺设油竹或小树枝垫层、顶铺木板 做为地面,房顶则在油竹或小树枝上部加铺山草 后再夯筑黄粘土防水屋面形成平顶,或修建坡屋 顶屋面。为了防御及御寒的需要,传统上碉房建 筑皆为内大外小的斗式窗,现当代为了采光通风 皆建为竖长方形双开木窗或板窗。碉房建筑布局 或集中修建或分散独立修建,集中修建者往往多 家墙体联建或通过木廊道、过街楼等连接。碉房 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多呈长方形或近方的长方形布 局,少数碉房因受地势影响呈不规则的异形布局。 在立面上则呈前低后高的台级式造型,依山而建 的村寨建筑群也因之形成层叠而上的壮美景观。
碉楼建筑多为石砌,个别地方有黄泥夯筑的 夯土碉。碉楼平面布局包括近方形四角碉、于四 角碉后墙中部增加支撑背脊的五角碉、六棱形的 六角碉、八棱形的八角碉。碉顶多为后半部凸起 作照楼造形,少数呈平顶。碉楼内部多分为单数 的五、七、九、十一层,每层用圆木横置两侧墙体形成密集横梁、上铺木质楼板,以独木梯上下。为增
强防御性,碉门通常开设于第三、四层,以独木梯、 绳索出入。碉内地下埋设陶水管将外部水源引入 碉内,第一、二层多堆放粮食及贵重物资心J。由于 石碉多为用于军事防御的公共建筑,故石材选料 及修砌工艺皆严格于民居碉房。
二、羌族建筑地震受损现象分析 经深入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等羌族聚居县
的河谷及高半山羌寨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羌族
碉楼建筑极少整体垮塌,多为因地震造成的侧向 摆动导致碉楼上部侧向坍塌。民居建筑受损严 重,其中以土、石碉房受损最为严重,木质梁架石 墙体建筑受损较为严重,木结构建筑受损相对较 轻。调查发现羌族建筑受损现象呈现出一定规 律,现分述如下:
1.小体量、低层建筑损毁程度轻于大体量、高 层建筑。从总体上看,占地面积较小、高度较低的 建筑较之占地面积大、高度较高的建筑受损程度 轻。如占地面积小的石碉和黄土碉,极少有整体 坍塌者,损毁的也主要为高碉的上部;低矮的碉式 民居和石碉以及顶部原来已经残损仅保留中下部 的石碉和黄土碉建筑,受损都较小。占地面积较 小的老式一层半至二层半(房顶的照楼俗称半层) 建筑较之占地面积大的三层半乃至四层半建筑受 损轻。
2.使用粘性好的纯净黄土修建的建筑损毁程 度轻于使用不纯净的夹砂石泥土修建的建筑。一 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使用粘性好的纯净黄土夯 筑的土墙房倒塌较少,而使用粘性较差的夹砂石 泥土夯筑的土墙房倒塌严重。如海拔高度基本相 同、隔岷江相望的汶川县高山羌寨威州镇布瓦村 与雁门乡萝卜寨、通山寨等就形成鲜明对比:布瓦 村各组使用当地粘性好的纯净黄泥筑墙,地震中 除百年以上的部份老房子发生垮塌外,新筑房屋 无一垮塌,半数房屋通过维修可继续使用,村民无 一人死亡;萝卜寨、通山寨使用当地粘性较差的夹 砂石泥土筑墙,地震中房屋大部分垮塌,几乎所有 民房需要重建,村民伤亡惨重。理县桃坪乡佳山 村、蒲溪乡休溪村的民房,使用粘性好的纯净黄土 作为粘合剂修砌石墙的房屋在地震中墙体垮塌较 少,而使用粘性较差的夹砂石泥土修砌石墙的房 屋在地震中垮塌严重。又如高半山村寨的房屋总 体上较河谷地带房屋损毁严重,但使用粘性好的 黄泥砌墙的三龙乡、曲谷乡高半山村寨房屋反而
较河谷地带使用夹砂石的泥土砌墙的村寨房屋保
存更加完好。这种现象当与粘土的粘合性能有 关。粘性好的纯净黄泥韧性好、粘合力较强,可较 好地将砌石墙体连接为整体并抵御外力的冲击; 夹砂石的泥土较为松散、粘合力差,当墙体受到外 力冲击时松散的墙体因不能连接成一个整体而难 以有效抵御冲击力。
3.墙体收分较大的建筑损毁程度轻于直墙体
或收分小的建筑。羌族石砌碉房建筑传统上皆有
100左右倾角的收分,内墙垂直、外墙由下向上逐 渐内收形成底宽顶窄的梯形(通常基础部位墙厚1
‘一1.20米,墙顶厚0.50米左右),整栋建筑有若覆 斗形。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许多外墙收分较大的 老房屋墙体垮塌较轻甚至保存完好,而墙体收分 不明显或直墙体的房屋墙体垮塌严重。如位于河 谷的理县桃坪羌寨、位于高山的汶川县龙溪乡的 布兰寨和龙溪寨、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等皆是如此。 究其原因,外墙墙体收分形成的下宽顶窄的结构, 减轻了墙体上部的自重、增强了墙体基础的稳固 性,同时又可使墙体上部的重力内倾而不易向外 坍塌,而内墙上部的受力又为横向铺设于每层建 筑两侧墙体的密集木梁所支撑,故墙体不易垮塌。
4.墙体布筋、使用“过江石”的建筑损毁程度 轻于未布筋、未使用“过江石”的建筑。在各村寨 的石砌碉房中,凡墙体保存较好的建筑,皆在墙体 的基础、中部、转角处上下层交错铺设有长木板、 木条、木块、圆木或树棍等(俗称“布筋”)及铺砌 有长石板、长条石(俗称“过江石”)。而墙体未布 筋或布筋少、未使用或少用“过江石”的建筑,大多 发生倒塌。使用了“布筋”方法的夯土墙体,亦较 未使用“布筋”方法的墙体受损轻。汶川县布瓦村 的一些黄土碉房,因在墙体转角处使用了“布筋” 方法,避免了直角相交的二幅外墙墙体在地震时 发生分离而垮塌。显然,墙体使用“布筋”、砌筑 “过江石”的方法,大大增强了墙体的整体性,提高 了墙体的抗震性能。(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