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赵纯 发表于:2010-10-17 11:39  点击:
【关健词】思想品德
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一些教师往往将品行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优秀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优秀生优异的学习成绩往往掩盖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秀生也并非十全十美,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

大部分的优秀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表现良好,在班里是好学生、好干部,伴随他们成长的往往是父母的宠爱、教师的偏爱、同学的羡慕,他们事事称心如意,处处一帆风顺,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形成自负、骄傲、自私的性格弱点。我的班里就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在学校的各次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各科的老师都喜欢以他为榜样,同学们也都特别地羡慕他。但渐渐地我发现班级的同学开始冷落、疏远他,他在集体活动中总是找不到伴,甚至有时候忘带了学习工具都没人愿意借他。一开始我以为是教师的偏爱和表扬让同学们对他产生了反感,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观察后,我发现他整天只是学习,对班级和学校的事漠不关心,从来不主动去帮助别人,同学向他请教的时候不是敷衍了事就是极不耐烦。最让同学反感的就是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大家都踊跃地为灾区捐款捐物,他却无动于衷,班级平时落后的学生都比他积极。班级同学毫不避讳地在我眼前数落他自私自利、瞧不起人,在这样的同学关系中他的情绪开始低落,各科成绩渐渐出现了波动。
  我和这位学生交流了几次并且去他家家访,他的父母明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足。在他们眼里孩子好得近乎完美,回到家里就看书学习,从来不出去玩,也不和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父母说什么听什么,成绩也好,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有问题。我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他们说孩子只要学习好能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就行,别的管得那么多也没什么用。我向家长反映了他在学校的表现,和同学交往的情况以及近期学习成绩的波动,家长很震惊,他们根本没想到这些小事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渐渐改变了对人对事的态度,同学之间的关系渐渐融洽起来,笑容渐渐回到了他的脸上,他也不再是班级的“透明人”了。通过这次事,我想了很多,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教师、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关注。
  心理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如果整日郁郁寡欢,或对别人有敌对心理,甚至时而产生厌世的念头,终日生活在焦虑恐惧之中,他就不能称得上是人才。许多健康专家称,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有两项重要的指标:一项是身体的健康,另一项就是心理的健康。事实也证明,许多青年之所以会产生自杀、自残行为,甚至出现诸如弑师、杀母等犯罪行为,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为心理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提高才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呢?其实心理健康水平的下滑,其根源不在教育本身,而在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增加,如贫富差距加大、负面社会指标如离婚率、犯罪率等的上升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变化都产生影响。可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