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是一种古老、传统的艺术形式,蕴藏着民族文化精神,它广泛而沉稳的吸附并存储着民族的真、善、美情感。作为一种大众的艺术,民间美术深藏在社会底层,极少受到上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干扰,加之其传承往往通过耳濡目染、见而习之、陈陈相因,故而保存了远古与自然的气息,投射出人类生命活动的本体、始源,堪称“文化的活化石”。
一、民间美术创造者的群体特性
从广义上讲,民间百业中人,凡是喜爱或拥有民间美术的的人,都可以成为民间美术的主体,他们对民间美术的产生、发展和传承发生着多元化的影响,即使他们并非民间美术的直接创造者,但作为民间美术的消费者、欣赏者或“订货者”,将以具体的需要形式从观念上为民间美术的生产制造动机、制造目的、制造某种情趣、制造某些图式、制造其他方面的种种文化氛围。因为他们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创造着使民间美术第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直接和间接的规定着民间美术的创作和生产,他们因此成为这一艺术形态最广大的主体。
从狭义而论,民间美术的主体应当是那些直接创造民间美术的艺术家、手工艺人、匠人或者从事该生产创造活动的普通百姓。这个群体同样是非常的庞杂。他们大多是“业余的”、“兼职的”,绝大多数人不是或主要不是以艺术家货民间美术品的生产主体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中,而是以农民、匠人、家庭妇女等这样一些包含众多社会角色品质的面貌出现在生活中,以及艺术创造和欣赏中的。因而,他们的艺术情趣、审美意识、购物观念、创作风格,也将同他们的角色品质和文化性格一样千姿百态。这种主体状况决定着民间美术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格从来不可能是单一的、纯粹的、有严格规范的。
二、民间美术形式的艺术特性
民间美术主体的庞杂及其文化构成的繁芜,对艺术资质的影响还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现象,那就是创作过程中的高度随机性。一方面,人们对民间美术品的制作,从其用意、图式、技能到品评,都很难受到严格的训练,大多是在耳濡目染、相互影响和自行创造中形成的,师承不明,规范不严,风格不纯。呈现出既是社会化、集体化,又具备个体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民间美术的创作因为多是“业余的”,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未能充分的形成如同纯艺术那样一种“独立”的品格。所以,它受制于生产、生活的局限,它们跟随着生产、生活的秩序与程式,接受着它们的规范,作品常常诞生于业余或农闲的间隙,创作条件简陋、手法朴拙,明显具备即兴的因素。[1]
民间美术作品有着情境方面的偶然性、情绪方面的随意性,继而产生出作品样式和风格方面的随机性。民间美术本身也因此蕴含了深刻的世俗性、偶然性和自发性。弗朗兹·伯厄斯在艺术史的考察中发现:民间艺术“最早的纹样如何逐渐演变,这完全决定于制造者个人转动画笔的独特方式。”[2]一个常见的事实是,在民间创作的形象中,多为成双成对的,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这种艺术形式的时候不容忽视的,因为这里面传达出的是发自本源的,关乎繁衍平衡的生命现象的问题。
三、民间美术的恒常主题
(一)祈子延寿主题
由于宗族门姓的传承延续有赖于“夫妇之道”,故“祈子”之意体现了对情恋、婚嫁、交合、生育、哺养等等以生命繁衍为主脉的人生活动的关注。本着“祈子”涵义的丰富性,可以将祈子延寿主题具体划分为四个部分:
情恋婚嫁。这一部分的主题多表现为双喜鸳鸯、并蒂莲花、凤凰牡丹、喜相逢、牛郎织女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男婚女嫁的重视和祝福。
阴阳媾合。这一部分的主题有做羲女娲、鸳鸯戏水、鸳鸯戏莲、鱼儿钻莲、鸳鸯探莲、和合二仙、和合抱莲、龙飞凤舞、二龙戏珠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之天道的关注和肯定。
生子继嗣。这一部分的主题有瓜瓞绵绵、麒麟贵子、榴开百子、多子多福、万代盘长等等,体现了人们发展家族势力和劳动生产力的一般要求和愿望。
延年增寿。这一部分的主题有寿居耄耋、仙鹤蟠桃、祥云鹤芝、鹿含灵芝、仙桃延寿、万字不断等等,体现了人们对无限生命的祈求和希望。
(二)纳福招财主题
这一类型的主题以追求日常生活资料和私有财产的功利倾向为主,也有一些带有追求功名利禄、居官显贵的功利倾向。后一种倾向比前者晚出。体现前一种倾向的主题有连年有余、五谷丰登、财福临门、金玉满堂、刘海戏金蟾、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牡丹富贵等等。
(三)驱邪禳灾主题
这一类型的主题显示着老百姓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功利要求。例如,镇邪狮虎、狮子滚绣球、神荼郁垒、秦琼敬德、钟馗捉鬼、太平有象、宝贵平安、等等,体现了人们渴望和冀求和平、亲睦、顺利、健康,嫉恶和遁避兵战、械斗、疾疫、病瘟、灾荒、兽害。
民间美术是人类生活本能的欲望在民间的体现和升华,说明劳动群众的创作活动贯注着他们对艺术的真诚。张道一先生曾指出过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国家,它的民族素质和心理等必然渗透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围绕着爱情、婚姻、生育这一组人生大事,形成了许许多多带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民俗艺术。
参考文献:
[1]胡潇.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5).
[2]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M].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