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文化 > 传统文化 >
  •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女性人格形成的影响 日期:2010-12-13 11:00:36 点击:279 好评:0

    任何一个民族的女性伦理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中国传统女性伦理的演变也经历了自身复杂的过程。《周易》是我国最早阐述男女两性关系的儒家经典。它以阴阳、乾坤为核心概念,对天道、地道,男德、女德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有天尊地卑而致男尊女卑,开启了古典伦理的运行轨迹,...

  • [传统文化] 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日期:2010-11-27 20:45:48 点击:290 好评:0

    摘 要: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男性涌入城市打工,使得我国社会出现了独特的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她们在面临生产和生活的多重压力时,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化解了自身的压力。探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其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对于促进妇女的...

  • [传统文化] 从普通大学生成长为职业经理人 日期:2010-11-17 11:18:53 点击:156 好评: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职业经理人培养发展的宏观环境还不成熟,自身素质良也是莠不齐。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职业经理人的一支后备军,成长环境不成熟,自身素质也不够完备。这就需要大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学生自身的修养与提升,形成较高的...

  • [传统文化] “五色”说与传统人文现象剖析 日期:2010-11-17 11:11:33 点击:151 好评:0

    以红、黄、青、白、黑为核心的"五色"说体系,是中华民族色彩美学的基础,对中国传统艺术与人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五色"说的色彩审美观、色彩人文及色彩文化结构的研究剖析,对于加深理解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 [传统文化] 戊戌“兴女学”:中国近代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先声 日期:2010-11-05 09:52:17 点击:128 好评:0

    戊戌“兴女学”运动是中国近代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开端,因为:(一)它首次系统驳斥了传统性别歧视教育的两大依据——男智女愚天生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中国争取教育性别公平打破了精神桎梏和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它提出并部分实践了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方...

  • [传统文化] 中国的“和谐文化”及其现代启示 日期:2010-10-22 11:56:48 点击:369 好评:4

    ]“和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摩擦和矛盾冲突,维...

  • [传统文化] 国学:一人有一说 日期:2010-10-22 11:54:34 点击:236 好评:0

    国学是中国学问,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有三个层次:精英文化、市民文化、世俗文化。国学属于精英层次的文化,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与后来的儒、释、道三教。从典籍方面看主要包括《四库全书》及以后的典籍。从治学形式来看,主要有章句之学、义理之学以及文学方面的...

  • [传统文化] 从饮酒看郁达夫的传统文人风度 日期:2010-10-22 10:14:20 点击:143 好评:0

    郁达夫生活中喜欢饮酒,还把对酒的热爱诉诸作品中。本文主要通过对郁达夫对酒的热爱以及其作品中的旧体诗词、小说、散文、自传等作品中有关酒的描述的分析,窥探郁达夫的传统文人风度。 ...

  • [传统文化] 儒家孝道与中国老龄化问题 日期:2010-10-21 11:15:25 点击:266 好评:-2

    孝道作为一种存在几千年的社会意识,它必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儒家孝道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 [传统文化] 上下尊卑与义利之辨 日期:2010-10-21 10:50:15 点击:184 好评:0

    面对宋代的政治危机,胡安国将经邦济世的志向和方案融汇于其《春秋传》中,以正人心作为解决当时危机的根本出路。所谓正人心,就是通过注解《春秋》来在人心中确立上下尊卑的政治理念,对于这种理念,《胡传》是通过传统儒家的义利之辨予以阐发的。《胡传》对上下尊卑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