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总结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特点,对于坚持、发展、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变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政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为深刻。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所有这一切使我们党面对着一系列20世纪90年代以前所没有出现,或还不甚明显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当今世界,要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须创新。为此,党将“与时俱进”写进了思想路线,突出了创新这个关键问题。“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这样深刻的认识是以前没有的。这也是这些年我们取得伟大成绩的主要思想原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十七大不但强调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第一次突出了“和谐”的社会建设,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尤其重要的是,十七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十七大得出这个结论是在全面深刻总结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大会认识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4]没有开放的胸襟,就不可能有这个深刻认识。
党的十八大深入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5]十八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6]十八大不但明确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尤其重要的是对这个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有深刻的洞见,大会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7]有了这个清醒而坚定的认识,全党才能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六大认识到,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正是基于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前提,这就是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例如,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党的十六大是在新世纪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的开端。
基于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分析,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基于深刻分析国际形势、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新的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以下思想的重大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发展要讲平衡按比例、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等等。科学发展观在战略上进一步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鲜明主题,贯穿于党执政兴国的全部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新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二,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宗旨。首先,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使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观使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再次,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凸显。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等,说明我们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实践的基础上,指导思想更加丰富,逻辑更加严密。第一,明确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8]从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对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战略任务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思想。十八大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10]强调法治、制度、民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等,不但丰富了政治文明的内容,而且逻辑上更加清晰。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更丰富、逻辑更明确。十八大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1]这种区分,在我们党的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不仅仅是个语词的变化,而是战略思想上的新观点。这三个层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说明十八大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更加完善,逻辑上更加严密。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