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现状研究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静 发表于:2011-11-03 18:06  点击:275次
【关健词】散杂居; 农村; 回汉关系
河南省是回族众多的分散地中的重要一站,回族总人数位居全国第三。本文旨在通过对固始县马堽乡徐寨村回汉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刘静,女,河南信阳人,汉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09民族学专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多个民族分布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由于幅员辽阔同时也伴随着历史的变迁,使得各个民族呈现出卫星式的分布状况、星空点缀式的格局。而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则依据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古至今始终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古人曾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难发现,在这块古老又传奇的大地上曾发生过不少离奇的历史,涌现出了无以计数的英雄人物,活跃并生息繁衍着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始终散居在河南的每个角落,和汉族杂居在一起的,并在河南的少数民族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一个具有传奇彩色彩的、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的民族——回族。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变化使得回族分散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形成了和汉族杂居的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
  一、徐寨村回汉民族关系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马堽乡共11147户,人口44347人。该乡除汉族外,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散杂居于汉族之中,据不完全统计,回族约占全乡总人口的10%以上,有将近4000人,素以“民族乡”著称。回族主要分布在以聚居为主的徐寨村,徐寨村面积8.3平方公里1,该村共有800多户,16个村民组,人口有2999人,其中回族1420人。由于村民组较多,本文的调查问卷重点放在清真寺附近的,回族较多的青年井和南大桥两个村民组,以及徐寨街道附近。回族接近800人,其中只有10多户是汉族。本文则是选择的以回族人口为主族,在此前提下进行的回汉关系研究。
  关于回汉关系的现状主要是以和谐为主调。具体表现在回汉互助上,由清真寺阿訇wzx提供。1991年左右,清真寺附近居住的丁光祖,回族,他的儿子患有白血病,家庭贫困,治疗过几次未见疗效。于是丁光祖到乡镇府、徐寨街道、清真寺去反映情况,回汉人民听说后积极的组织捐款,对他进行资助。在社会上引起好评,有利的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2011年8月份,王仁安,汉族,其爱人去世,为了不影响四周的回族邻居,不影响回汉团结,在办丧事的过程中一切尊重回族的饮食习惯进行,请回族邻居帮忙、向回族的邻居借桌椅板凳、请回族的厨师安排回族菜,送葬时回族也前去帮忙。还有在清真寺重修时,汉族的群众慷慨解囊,出资出力,在清真寺的碑文中都有记载。和谐的民族关系都是通过这些细小的事情体现出来的,充分的证明了回汉团结一条心。
  丁宏提出:“民族共同体的存续是以民族特征(语言、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的存在及其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为前提的。这些民族特征作为整体具有区分性的功能,他们彼此紧密交织而组合成稳定的整体。”i徐寨村回汉民族关系质量较高,这里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和谐民族关系。
  二、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存在的问题
  本文把研究的视角放在农村,是要研究散杂居在农村的回汉民族间的情况,因为农村是最小的行政单位,我们可以窥一般而见全貌,以小见大,以便凸显出个性,也更好的反映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徐寨村的回汉民族关系在和谐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看出也存在些问题。
  1.政策区分明显
  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上,主要集中表现在教育、经济、就业、计划生育和干部任命等方面。
  2.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分配是指同域物种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和减少种间竞争消耗,通过自然竞争形成不同物种在选择利用食物资源的大小和分布位置等方面的差异2。本文所指的资源分配不均则指的是在徐寨村由于不同的民族属性所分配的生产力要素是有所差别的,汉族没有回族享受的资源多。每年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扶贫项目资金都会投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建设当中,金融部门还为少数民族企业解决了大量的流资贷款。
  3.文化冲突淡化
  回族正是因为不停地汲取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东西才逐渐的发展壮大,但在强大的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已使本民族特色不是很清晰,民族特征尤其是文化特征不是那么明显。民族意识逐渐减弱,不利于回族的生存和发展。文化特征因子逐渐成减少趋势,文化冲突逐渐淡化。
  三、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健全的措施
  民族关系是一个过程,由于经常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民族关系只有在不断解决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和完善ii。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健全散杂居农村地区的回汉民族关系,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的具体措施:
  1.加强调控主体
  民族关系的调控主体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其他的地方调控的主体是政府和群众。但是在徐寨村却是以清真寺和回族群众自发组织的机构为主体,政府则退居次要的位置。徐寨村的协调途径是:清真寺—伊斯兰教协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上层人士—县宗教局。当然他们在加强调控的时候要严格的按照6个原则行事,具体的是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则、民族互助合作的原则、遵循“三个离不开”的原则、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尊重民族特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问题iii。这样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才能有计可施、有法可依。
  2.完善调控手段
  亚州认为:“调控手段主要是指法律、政策、制度、舆论宣传以及社会调控。这几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进行民族关系调控应注意选择两种不同的途径,并注重两者的彼此配合:直接对民族经济交往关系进行调控,间接促进民族政治、文化关系的调控;直接对民族政治、文化关系进行调控,间接推动民族经济关系等的调控。”iv当然在徐寨村还有村民自治章程,就是广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严格遵守章程,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关于民族关系开展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研究。首先应设置少数民族上访、静坐、请愿发生数;民族纠纷案发率、少数民族贫困率与人均收入、少数民族辍学率4个预警指标,其次进行民族关系方面的社会心态研究v。这样通过一些数据的监测来使民族关系呈现平稳的状态,使民族关系以和谐的状态一直存在下去。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鏀�钘�鍒�缃�鎽�锛� Baidu鎼滆棌 QQ涔︾ Google涔︾ POCO缃戞憳 鏂版氮ViVi 鍜岃缃戞憳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