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交互设计的现实意义分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忠师 发表于:2014-12-09 13:33  点击:
【关健词】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认知摩擦;现实意义
摘 要: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分析,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着手,谈论了新媒体艺术这种形式出现的时代背景,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做了简单的陈述。之后对在新媒体艺术中占重要分量的交互设计做了分析,讨论了交互设计中的认知摩擦。同时文中也提到了本人对新媒体现实意义的思考,及新媒体艺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278-01
  设计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当时间来到21世纪的信息时代,设计的主题更加广泛。这些让大众感到新奇的新媒体艺术形式,都是基于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硬件支持。这些形式作为新的艺术表现载体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当录像技术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当电脑技术越来越成熟,人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性开始成为新媒体艺术超越其他传统艺术媒介的优势。比如电视机的出现使得更多的人在家里就能欣赏舞台剧,这便催生了电影艺术的出现,随着电脑的出现,电视机也受到冷落。今天,各种移动终端平台的出现又预示这新一轮的文化变革。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新媒体变成了一个载体。新媒体艺术主要是以电子为媒介,通过现在数字技术把数字作为表达语言的新艺术种类,概念是抽象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回到上世纪回想一下上世纪引起重要变革的科学技术发明——电脑技术,随着电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信息传播的媒介在之前的基础上有了空前的剧变,电子时代的来临是新媒体艺术出现的大背景。新媒体出许多类别,大致可以做这么一个分类:计算机艺术,交互装置艺术,视频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
  当下的新媒体艺术愈发的注重交互性,我们需要先对交互设计有个了解。交互设计,英文名Interaction Design也可以称作互动设计。交互是指在人参与下,人与人工造物,或者人与环境,人与一个系统互动下完成的行为,交互设计便是以这种互动为重心逐渐形成的设计领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着电脑技术的出现和成熟,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了我们新的生活方式。交互设计在上世纪80年代已被提出。如今的交互设计放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不同的模板,在学术领域,交互设计是一门多学科边缘交叉的新型学科,它在关注人与历史,物质,文化的对话基础上定义产品的形式及人与产品的互动行为。当下的社会发展类型中服务型发展所占比例越来越重要,可是这些新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新的电子产品引起了老一代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的“认知摩擦”,(“认知摩擦”指不同人群在对待同一种类型的产品时由于知识背景的不用,使用产品的经验不同而存在的不同认知)。
  “以前,越复杂的机械设备,就越要求操作人员接受高深的培训。巨大的机器通常远离公共场所,由身穿制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信息时代改变了一切,现在非专业人员也要使用我们父辈从来没有面对过的复杂技术了”——《交互设计之路》
  科技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世纪前人类所能想象的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作设备要和电脑技术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最初的计算机要由具有相当深厚的计算机语言知识储备的专业工程师输入指令操作,如果没有交互设计上的改进现在社会也不会是一个计算机平民化的社会。所以交互设计的从业者需要肩负起的责任是维持好普通大众与最新技术、产品的桥梁,分析交互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用户体验,力求做到交互界面的简洁清晰,界面符号具有较高的识别度,用户交互行为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以改进设计。在以人为设计中心的基础上,照顾到人在于产品交互行为是的内心感受。
  谈到新媒体在现实中的运用,我们可能很快就想到过去几年流行的3d影视作品,如《功夫熊猫》、《阿凡达》、《变形金刚》等,这些影视作品通过天马行空的剧情吸引了全球数以亿计的影视观众的眼球,而他们在众多优秀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被人津津乐道还靠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这些电影大量的运用了3d建模技术及后期特效技术,呈现出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感,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在现实中运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虚拟现实作品和各种光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多样化,它们同也表达着很多设计师和艺术家所倡导的生活理念。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让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环境跟时尚更绚丽。从我们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壁画上的狩猎画到13世纪油画艺术的出现,人类在追求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同样寻求着一种能表达自我的方式,这种表达是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萌芽和发展的,我们对历史一脉相承的关心着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我们将要去向何方这样的终极哲学问题,我们也活在当下,企图在复杂充满竞争的社会背景下追求更合理的生存方式,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通过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法表达出来。新媒体艺术不是一个特定的含义,没有固定的概念,它是之前信息传播传统载体最好的替代品,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
  参考文献:
  [1]Donald A.Norman.Emotional Design[M].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August,2008.
  [2]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0.
  [3]余永海,周旭.视觉传达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华,任丙忠,高明武.新媒体艺术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5]库帕.交互设计之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