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麻柳刺绣产业化运作的思考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何凯 发表于:2015-09-21 13:51  点击:
【关健词】麻柳刺绣;“非遗”;产业化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广元麻柳刺绣赖以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土壤日益被瓦解,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项“非遗”事项,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麻柳刺绣的文化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当地政府决定实施麻柳刺绣的产业化运作。麻柳刺绣是否能在在商品化浪潮中保证其传承本质呢?本文旨在对麻柳刺绣产业化运作进行一个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非遗’产业化”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学界就掀起一场激烈的讨论。一方主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认为文化遗产今后应向文化产业转化,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将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这将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另一方则强调“文化遗产一旦被产业化,就难免被按照商业规律解构和重组,经济潜力较大、能成为卖点的便被拉到前台,不能进入市场的那一部分则被搁置一旁,由此造成‘非遗’被割裂与分化。”其实一些产业化的操作方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而将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导入了现代社会,一方而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破坏,让这些东西失去了本色。”不可否认,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而言,现代产业化运作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是否原生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极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产业化运作并非洪水猛兽,只要运用得当,相信一定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麻柳刺绣是流传于四川省广元市麻柳乡及周边乡镇鱼洞、临溪、小安、汪家一带刺绣的统称。2008年,麻柳刺绣被录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麻柳乡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麻柳刺绣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土壤也遭到极大的破坏,再加上当地人保护观念落后,麻柳刺绣面临传承危机,亟待得到切实而长远的保护。
二、麻柳刺绣传承的困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花了大力气来保护麻柳刺绣,但是仍然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妇女自发习绣,专业人才严重断层,面临传承危机。据调查,全区善于刺绣者有5000余人,技术精湛的绣女仅100余人,纳入区级传承人保护的仅有40人,年龄基本上都在40岁以上,有技能的,年龄较大,视力不行,不能绣;稍微年轻的,因经济压力大,刺绣收入低,不想绣;年轻人认为绣花没出息,基本外出务工,不学绣,麻柳刺绣人才出现结构性断层,面临严重传承危机。这其中有其深沉的原因:
第一,生产方式的转变,麻柳刺绣的经济基础解体。麻柳乡地处秦巴山地之中,距离广元市区58公里,周围被崇山峻岭环绕,交通不便。过去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和外界来往,靠牛马运送物资,当地人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麻柳刺绣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地农民不再种地,而是选择去市区做生意,或到沿海地区打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已经完全解体,没有妇女愿意闲下来掌针执线了。
第二,麻柳刺绣赖以生存的组织结构被破坏。近年来,麻柳刺绣的传承危机不仅仅在于老艺人的一个个离去,原汁原味的麻柳刺绣文化面临的另一个危机是,它产生的社会环境改变了。麻柳乡大部分青年男女都外出务工挣钱,家中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传统的数代同堂的家族结构被老少隔代而居的结构替代。现时家族结构正在丧失以前曾有过的文化含义,“习绣”的祖训和祖制已经对青年人没有约束力。
第三,人们习绣观念发生巨大转变。青年人认为要“脱农皮”就必须好好读书,而“习绣”是不读书的女子才做的事情;中年人和老年人大多认为孩子现时接受的学校教育与“习绣”是两码事,孩子学刺绣没前途,而孩子上学期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刺绣。现在,麻柳刺绣虽有传人,但出现断代层,20岁左右的麻柳青年女子几乎不“习绣”。
三、麻柳刺绣产业化历程
2010年,朝天区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加快推进麻柳刺绣的产业化。主管文化事业的朝天区文化体育局,制定了《麻柳刺绣保护“十二五”时期(2011-2015)规划书》,以下是保护的总体目标:
第一步2011年期间:开展专题调查调研,整理“麻柳刺绣”资料;开展绣女风采大赛,展示和弘扬麻柳刺绣特技;培养、培训麻柳刺绣传承人及相关人员,重点是通过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和老艺人传带学徒等方式培训刺绣人才,将刺绣课纳入中子职中和部分中小学选学完成建档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使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第二步2012年期间:收集、购买部分“麻柳刺绣”作品,开展麻柳刺绣作品展,加大宣传、扩大麻柳刺绣影响力度,成立专门保护传承机构—麻柳刺绣传习所,配备专人,负责麻柳刺绣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继续开展麻柳刺绣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参加各类文化、旅游宣传活动,提升麻柳刺绣的知名度。
第三步2013年期间:举办麻柳刺绣传承人培训教育活动,开展绣女风采赛,收集、整理、编印 “麻柳刺绣”相册;编印麻柳刺绣教材并制作“麻柳刺绣”光盘;保护“麻柳刺绣”的一切文字、作品、录像资料及相关书籍。组织人员,对麻柳刺绣文化资源向旅游商品转化进行论证、研究与规划,并开展招商引资,推进麻柳刺绣的保护与开发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四步2015年期间:继续麻柳刺绣传承人培训教育活动,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用文字、录音、录象、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将“麻柳刺绣”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保存,以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的陈列以及现场演示等方式,展示麻柳刺绣的独特艺术魅力。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麻柳刺绣商品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第五步2015年期间:扩大麻柳刺绣刻传习所,建成朝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览麻柳刺绣绣品,展示民族文化、打造刺绣产业。
四、结论
目前,麻柳刺绣的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效,为当地创造了的社会财富,起到了增加就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的作用。
笔者以为,麻柳刺绣的产业化,归根结底,是利用其象征性,即其符号性增加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大小决定该产品的市场价值及其整个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麻柳刺绣所具备的独特的符号价值为其进行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可能。目前困扰我们的关键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出口结构的调整,基层或商业机构如何更加有效地为麻柳刺绣的生产提供渠道,一个是“非遗”的保有者和传承者如何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是文化符号。
麻柳刺绣的产业化之路还很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或以市场改变技艺,或盲目过度开发,或为创新而强行附加许多的现代元素,或因生产关系的改变而迫使传承人丧失传承技艺的自主权,最终,导致传统技艺的简约化、粗鄙化、趋同化、品质的粗劣化。传统的技艺,很有可能在这种资本和利润的社会环境中被毁弃、被遗忘。总之,在对麻柳刺绣以产业化的方式运作时,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一定要逐一分析、逐一选择,并进行科学论证,然后作出决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