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6-000-01
新媒体的概念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应用和普及从“跨媒体”、“多媒体”等概念逐步衍生而成,是指通过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各种新兴媒体形态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1]。新兴的各类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广泛,为大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开拓了视野,给高校思政教育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校园文化育人新形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2]。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越来越多的接触网络及网络文化,使得传统校园文化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冲击。为了促进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就要紧密结合网络这一新媒体载体的特点,系统研究新时期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论。
(一)高校文化形态受到冲击。高校文化具有人文性、科学性、学术性的特性,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环境。近些年,网络飞速发展,其以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的特点,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网络文化,比如网络论坛、博客、空间、微博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大部分上网时间用在了浏览网络信息上,相较传统校园文化,大学生通过网络文化汲取信息的速度大大增加了。受此影响,高校文化形态正在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3],急需与时俱进,完善文化传播形式。
(二)高校人文教育功能弱化。高校不仅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缓冲地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如今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以其庞大的信息储量空间和迅捷的信息交换功能,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最新的文化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会,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心理的形成。但是,网络中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的随意性造成了网络垃圾思想的蔓延及低俗文化的传播,大学生有时难以分辨各类信息,往往受到不良思想侵害,造成了网络道德低下,从而导致了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的缺陷,为高校人文育人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高校文化育人方式陈旧。在如今的大学校园,学生层次的各类组织例如社团、俱乐部等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了自己的媒体宣传平台,这对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4]。在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的主体作用影响逐渐下降,传统的文化育人方式急需改进。但是,与大学生相比,负责文化育人的人员与机构信息敏感性与网络技术相对较弱,这就造成了高校建设的网络媒体不如学生组织的媒体平台覆盖面广,传统的文化建设方式会慢慢的失去校园文化育人主导地位。
二、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新方式探究
在网络冲击校园文化的同时,网络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硬性条件,抓住新媒体时代发展机遇,有效建立校园文化网络育人新机制,使大学文化适应时代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
(一)加强校园数字化进展,增强教育工作者网络使用意识。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手机上网、电脑上网等活动上,网络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相当高,因此,高校就要抓住这种机遇,提升大学网络基础建设,加强大学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设数字校园,增进大学生与学校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在建设校园网络硬件的同时,要进一步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使用意识,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带来工作上的方便,也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二)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健全高校文化育人引导机制。高校要紧抓办学目的与大学精神的内涵,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建设网络管理机构,建造新媒体平台下的校园网络系统,大力发展数字化校园,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5]。同时利用各种媒介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理智思考,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及分辨能力。
(三)创新内容,增强高校网络吸引力。在大力发展数字化校园,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平台,建立校园主流文化阵地,同时利用网络的传播性,针对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为大学生进行解读,化解网络热点及难点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类似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利用平台可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经常性、隐蔽性的心理沟通与交流,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惑答疑;开展网络学习交流,实现跨学校、跨年级、跨专业的学业文化交流沟通,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关怀,增进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开展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增强大学生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紧跟社会前进步伐,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勇于创新与开拓,根据高校育人目的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丰富与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方式,结合新媒体技术平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以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申江婴.全媒体传播推动时代转变[J].科普研究,2011(S1).
[2]敬菊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5.
[3]郭维平.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启迪[J].教育探索,2012,6
[4]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1.
[5]王文昇,黄长军.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探讨,2009,2.
注: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资助,名称: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2014-2015,项目号:7214517401。
作者简介:靳志伟(1987-),男,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