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化阅读分享之要点解读 阅读分享,最初是由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等人在对阅读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充分考察后提出的,是一种针对3岁至7岁儿童的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此外,百度词条中有关阅读分享的解释是个
一、数字化“阅读分享”之要点解读
阅读分享,最初是由新西兰教育学家Holdaway等人在对阅读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充分考察后提出的,是一种针对3岁至7岁儿童的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此外,百度词条中有关“阅读分享”的解释是个人或集体把可供阅读的健康资源分享给另一个或几个个人或集体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词条的内在含义在逐渐扩大:第一,这一含义不再只是针对孩子,对于成年人同样适用;第二,“阅读分享”不再仅限于对一些健康资源的共享,这一点在成年人的阅读分享中被尤为显著地表现了出来;第三,“阅读分享”也不是单纯的教育法,任何人对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所进行的关注和转载都属于“阅读分享”;第四,当下“阅读分享”已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实体性方式,它更多的是指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下的共享形式;第五,也是最重要的,由于新媒介技术以及数字化内容的不断深入发展,数字化“阅读分享”被逐渐提上了议程。
一提到数字化“阅读分享”,与其围绕紧密的三个词是“新媒介”“数字化内容”“数字出版”。新媒介技术是数字化“阅读分享”的发动机,它的不断发展为数字化“阅读分享”注入了新活力;“数字化内容”是数字化“阅读分享”的核心要素;“数字出版”领域的拓展为“阅读分享”的出现以及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首先,作为新媒介条件下的“阅读分享”,其与传统媒介“阅读分享”的不同之处在于由新技术带来的数字化、易检索性、大容量、高交互等特点,因此,本文中所指的新媒介即指以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介。
其次,作为数字化内容的“阅读分享”,它已绝非对于诸如文字、图片等传统内容的阅读,任何视频、音频、软件、电子邮件、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动漫游戏等都是数字化内容的范畴,它们都可以成为数字化“阅读分享”的对象,其内容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各媒体或相关专业公司制作并推出发行,二是UGC用户内容贡献,包括普通网络用户、图书馆、非盈利机构等。[1]
最后,作为数字出版领域的“阅读分享”,其载体已不再仅仅是现实中的图书,它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磁盘、光盘等介质中,以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据库出版物、数字音乐、网络地图、手机出版物(手机期刊、彩铃、彩信、手机报纸、手机游戏)等产品形态表现出来。其主要通过互联网、卫星网络、无线通信来进行内容的分享阅读。
二、数字化“阅读分享”特色
由上不难看出,数字化“阅读分享”因其所涵盖要素以及涉及领域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极具数字化特色。以下将主要以数字化“阅读分享”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与其相关的互联网、出版行业、服务终端等,着重对新媒介条件下的数字化“阅读分享”特色进行解读。
(一)海量内容的多元化选择
互联网强大的存储能力和互通性可使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信息在网上凝聚,从而使每一个数字化“阅读分享”网站和数字化出版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数据库内的资源不仅包含文字性内容,同时也包括音频、视频、日志、照片、图片等,实现了视、听、读的有机结合,融合了多种传播形式,具有便于查询检索、易于存储、开放共享、节省空间、经济环保等特性。[2]用户不仅可以对网络上的最新资讯进行“阅读分享”,还可以对感兴趣的数字化内容等进行分享、收藏、转载和下载。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图书”二字,就有超过1亿个有关该词条的最新资讯、图片、视频、音乐等出现。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内容也在不断地呈现出专业化趋势,如专业化阅读分享网站,其不仅内容海量,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服务。如Pinterest是一家专业化数字化网站,它是以兴趣为基础的社交网络,也是继Facebook之后,被预测为2012年最具发展潜力的社交网站,其以图片为基础,将各类喜欢或者善于发现美的家庭妇女、专业人士和兴趣爱好者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社区网。该图片网站中内容海量,包括艺术、建筑、宠物等将近30种分类的精美图片,皆具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用户在轻松愉快地享受流动性阅览的同时进行转载分享。再如对微博内容的“阅读分享”,仅仅140字的微博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只是“切片式”的,很不完善,但是经过受众诸如评论、转载、分享等一系列参与互动后的内容却能呈现出脉络更清晰、层次更分明的事情原貌,这也刺激了用户的转载兴趣。
(二)阅读环境的全民开放性
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除图书外,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光盘读取、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与传统阅读2.2%的增幅相比较,堪称增长神速。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字化阅读率增长中手机阅读的贡献尤为重大,这也意味着随着数字化新媒介在我国应用的普及化,数字化内容的阅读环境也在逐渐开放化,参与“阅读分享”的人群也在逐渐广泛化。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所说,数字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下移时代”,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是积极的。[3]数字化阅读,必然是“阅读分享”的发展方向。
(三)改善“浅阅读”的窘境
在数字化阅读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网络资讯泛滥,数字化阅读更多地与“碎片式”阅读联系在一起。人们正逐渐习惯了利用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来读概要、看标题、扫描信息,碎片化、跳跃性、快餐式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打歌,这也意味着人们将开始更多地依赖于这种浅层次的阅读,颠覆以往精读、深读、细读的深阅读方式,从而造成系统思考能力缺失以及思维惰性增长的后果。[8]这一点对于广大的青少年用户影响更大,其不仅使青少年群体变得心浮气躁,更降低了他们提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