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尤其是就业班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对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要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职高数学知识也涉及到初中的内容,可以说职高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到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职高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要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学习“函数概念”、“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内容时,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函数定义、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每涉及到的新概念、定理,都要结合初中已学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针对当前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采用分解难度,淡化理论的方法。如职高数学第二章是“函数”,要讲清函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克服“恐函症”,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虽然学生在初中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但学生只知道这几个函数的表达式,而不理解函数的概念,针对学生的基础,就要从采用先让学生讨论圆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什么是函数。
二、要灵活使用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大纲
由于职高专业门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职高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应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大纲,对一些内容的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作一定增补以适应专业的需要。如:在机械类专业,学习了“集合”和“函数”后,就可以上“三角函数”和“立体几何”;在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和“复数”等内容适当提前,特别是三角函数内容中应把正、余弦的图像要作为重点讲解;在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
三、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等。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职高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对数学课不感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预习,不复习,抄作业现象又明显。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其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其次要教会学生怎样听课,使其认真听,抓重点,做到多问、多练、多思考。
五、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由于某些初中学校只抓升学率,照顾“优生”,忽视“差生”,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使部分“差生升入职高后心理上还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存在自卑的心理,学习自觉性差,有些只为了“混”张毕业证。此时,作为数学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不但教书还要育人,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要多与他们沟通,多鼓励,帮助他们找原因、找方法,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爱他们。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不是要学生机械模仿,否则,题型稍变,职高学生就不会做了。在课堂中,教师适当引导是有必要的,但更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独自思考并完成一些问题,哪怕是一点儿时间也总比“不经思考的接受”来的更有效果。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才能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总之,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根据职高就业班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