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林业局地处小兴安岭北缘南支脉布伦山系的缓坡丘陵地带,地跨北安、海伦两市,局址设在北安市通北镇北侧,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总施业区面积为309800公顷(实际经营面积26855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75005公顷,沼泽、草塘72908公顷。通北林区地质带属小兴安岭古生代隆褶皱带的侧翼,母岩以花岗片麻岩为主,地形为漫岗丘陵和低山低丘陵。山体是南坡短北坡长,总的地势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从这一现状看土地、草原、林间空地优势明显。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北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发展多种经营,确立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提高了林区经济的增长点。
1.发展多种经营, 建好龙头企业
多种经营生产,由于在项目上存在着多样性、在技术上存在着复杂性、在管理上存在着分散性,所以业主之间往往不能自发地有效地联合,形不成规模,产业化水平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非常弱小。怎样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若干个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来统领全局的同类项目,形成基地,实现产业化发展,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我们通北林业局的"牛经济"牵动战略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为了把我局的畜牧业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局在2002年末全局肉牛存栏达到6000头,2005年年末肉牛存栏已达到2万头,年出栏1万头,创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接着又购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基础母牛2890头,小尾寒羊560只。为稳步推进养殖业发展,建立了局、场两级防疫体系,减轻养殖业的风险。按照"种源充足,布局合理,体系完善,手段先进,基础设施齐全"的原则,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实施肉牛'种子工程',完善了冻精改良的基础设施,同时扩大林蛙、鹿、鸵鸟的饲养规模。通过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的引导,现在我局已形成需求拉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万家的格局。
2.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生产,是多种经营的基础产业。 通北林区现在农业用地30多万亩,多年来以种植大豆为主,重茬现像严重,投入大,产量低,效益差。虽然林业近几年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扩种薄收现有所好转,但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经济作物所占比例小,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种植结构单调,使种植效益低下,发展缓慢,这实际上是一种对人力、物力、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如何发挥土地综合效益,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林区内农业结构如何调整,要考虑它的特殊性。1990年省将通北局确定为以农养林试验区,局里首先开发了24万亩土地,经过几年的调整,改良了低产田,一部分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态环境。其二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改善单一的粮豆种植结构,发展具有林区特色的优质高效绿色产业种植。全局播种面积完成计划的100%,其中粮豆播种面积减少10%,扩大了亚麻、水飞蓟、白云豆、葵花籽、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经济作物面积占农业用地面积20%;种植饲料作物5000多亩,奠定了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为了向土地要效益,我局又负责猫尾草栽培技术的推广,播种猫尾草20公顷,每公顷纯利润达到3168.00元.猫尾草属禾本科植物是我林区优良的大豆换茬作物,其经济效益高于小麦、玉米等换茬作物。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我林区经济战略目标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3.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北药开发
北药开发主要以山上管护承包区和职工庭院经济为主。北药开发自2002年以来已成为我局一项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在北药开发工作中我局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群力林场建立北药开发种苗繁育基地,苗木供应各场所的千家万户。二是本着长短结合,以培育药材为主的原则,扩大龙胆草、串地龙、黄芪、防风、五味子、水飞蓟的种植面积,全局人工种植134hm。三是结合管护承包大力开发林冠下的野药材资源对现有的刺五加、五味子、等药材进行人工改培,提高产量。现已建立野生药材保护区10000hm,其中集约经营6000hm。采集野生药材200t,产值可达200万元。四是引进新品种。五是加强培训,降低经营风险。六是为了鼓励种植户开发北药的积极性,向困难职工提供北药苗木种子,按照市场行情,林业局采取最低保护价政策,与种植户签订了种植回收合同,统一组织销售。七是对药材种植、采集、生产等全过程实行GAP管理,为生产绿色、无污染、质量稳定的名牌北药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多种经营这一产业,已成为我们林业企业的主导产业,潜力厚重,前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