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细沙层
偶尔桩孔在挖到接近预计的深度时会碰到细沙层,细沙层因为渗水而变成糊状,导致即使比较薄的一层沙都可以导致孔壁的土体坍塌,这会带来棘手的后果,因为其同时影响其中好几个桩孔的正常进程。对于此种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先要清理干净塌落的细沙,并将此处桩身的直径适当进行扩大,随之在孔壁的周围钉入钢筋,最后砌上砖块以增强土体的稳固
性,此外,还要适当缩小这段桩孔开挖的深度,使其每天开挖得深度被控制在0.5m以内,并且施工人员要用50cm小模板及时地浇筑护壁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护壁的质量。
4.2 浇筑桩身混凝土
4.2.1 消除水分的影响
施工人员在浇筑桩身混凝土是必须注意要保持混凝土的均匀与密实,要预防因为孔内积水的存在而影响到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以及其密实性,这目的在于保证混凝符合标准的强度。通常,在浇筑之前要先抽干孔内的积水,并在抽水的潜水泵上装备上逆流阀,这主要是确保在提水泵的时候,不会让水管里剩余的一点水倒流回桩孔里。倘若孔里的水不能被抽干,在提出水泵之后需要在孔底铺入一些干拌混凝土混合物,干水泥也可以,混合物或水泥会与孔内的积水结合,吸收水分,之后的工作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之后浇注上混凝土。其中,混合料或者水泥的用量要视积水的多少来确定。
4.2.2 确保桩身混凝土密实性
确保混凝土符合设计的强度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确保桩身混凝土密实性,通常运用串流筒下料以及分层振浇筑的方式,在这里,浇筑的速度处于核心地位,也就是尽量使完成一个桩身混凝土浇筑被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存在地下积水的时候,因为地下水的压力。必须要准备充足的混凝土并迅速浇入桩孔内,原理是通过混凝土自身重量顶住水流因为水压而渗进孔内,这样可以保证桩身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
4.3 桩身及承台浇制
桩身与承台在现场管理时要求一次浇制完成,以确保该基础施工质量,使之达到良好的施工标准。浇制前不要先安装地脚螺丝,放置、锁固承台木模应首先完成,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混凝土快速下料且便于施工人员下井后进行逐层振捣:然后浇制混泥土,待混凝土浇到地脚螺丝底部的标高的时候暂停浇制,这个时候,安放并定位地脚螺丝,检查完毕后及时搅拌一盘混凝土浇入并进行振捣。之后对地脚螺丝定位,定位时力求达到精准,这些步骤一共耗费一小时左右,然后再次浇制混凝土,达到20cm厚度就要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具体方法是把振捣棒插入混凝土里面50~60cm,使前后浇制的两层浇筑面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最后连续浇灌直到承台浇制完毕。再次说明。实际施工中一般两段时间相加都控制在1h以内,因为这是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时间要越短越好,但必须保证必要的精度。确保混凝土浇制质量。
5. 总结体会
(1)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之前,对地质勘探资料的掌握非常重要,尤其考察的对象是地下水位,静动态水以及软土层的分布情况。但即使地质状况良好,成孔及护壁浇灌比较容易进行,实际施工中也难免出现各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地质,对此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比较容易措手不及,还可能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事故,会给业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管理人员还应改注重与承包方安全员、质量员以及分包单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在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上可以通过他们来贯彻落实好管理的纠偏意图,与他们携手,齐心协力地将施工的质量关、安全关认真把好。
(3)在大跨越基础施工中,管理人员在对“人、机、料、发、环”各个环节上,对“料”的把关要最注重,一般情况下,具体的工作就是认真而严格地把好砂石的质量关。通常,砂石是由分包单位来购入,数量较大大、批次也多,质量分散导致质量问题比较普遍,而这些全靠现场把关,所以管理人员的把关便变得非常重要。严格控制质量,对含泥量接近超标砂石冲洗后可用于打垫层,不会影响质量。
6. 结束语
从根本上来说,线路施工过程中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人员施工质量是影响施工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控制好人员施工是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反映工程管理的能力所在。此外,输变线路工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工程始终,管理过程中在确保质量的同时要将施工安全措施落在实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所有的环节、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程、规范与工程实际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灵活运用,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电网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宵宁,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李光辉,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及设备[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许少强,胡国新,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方洁,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问题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
[5]杨永康,浅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基础的几种形式[J],科技资讯,2010,(18).
[6]赵民,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安全问题的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