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规律总结(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滨滨 王芳 发表于:2011-06-21 11:06  点击:
【关健词】房测井 志丹油田 延长组 延安组
长6砂体在本地区各区块普遍含油,是主要产层,但物性差 。本地区长6常规油层电阻率较高20-70.m,声波时220-232s/m,含油性较好,物性差,微电极曲线呈锯齿状,数值较高,正负差异共存,SP曲线负异常幅度较小,砂体

  长6砂体在本地区各区块普遍含油,是主要产层,但物性差 。本地区长6常规油层电阻率较高20-70Ω.m,声波时220-232μs/m,含油性较好,物性差,微电极曲线呈锯齿状,数值较高,正负差异共存,SP曲线负异常幅度较小,砂体较薄,自然伽玛数值在60-95API之间,含油性较好,录井显示一般为油斑、油迹级别,油质轻。一般解释为油层、差油层。
  4.延长组:长6
  本地区长6油层长61普遍存在一低阻油层,电阻率较低一般9-15Ω.m,但声波数值较大,240-255μs/m,物性相对较好,SP幅度较大,砂体较厚(厚度15-30m),油气显示好,一般录井为油斑--斑状不均匀,微电极曲线正负差异共存,数值较低,变化较平缓。从曲线很容易看出该层。但解释难度较大,出油情况也差异较大。在双河及永金地区该层解释为油层,经试油认证:该层含水5-10%,而在杏河地区该层含水50-70%,解释为油水同层。因此在解释上应区别对待。
  七、结论
  该地区面积较大,区块较多,地层变化较大,解释难度高,尤其以长2解释难度最大,长电极曲线反映油水界面较清楚。  该区油藏为低渗,低压,低温,低饱和压力无气顶,较好的原油性质等多重特点的岩性油藏。
  该区为低孔、低渗油藏需压裂投产,油井无自然产能,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地层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油井产能下降较快,稳产一般0.5-3m3/d。压裂可导致油层上、下边干层的束缚水变成可动水;因此压裂后一般油水同出。
  该区是一个多套油层复合迭加的油田,其主要生产油层为延8、长2、长61、长62。
  八、规律总结及特殊现象
  延长油田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油井需压裂才能有产量。与常规储层相比存在一些特殊现象,这种现象用常规测井理论很难解释。现将一些典型的现象总结如下:
  1.利用微电极曲线识别油水层
  在常规测井解释中,微电极曲线的应用主要用于划分渗透层和识别砂泥岩。根据微电极的测量原理,在常规地层中,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一般都会形成正差异。但在延长油田这类低孔低渗,必须压裂投产的油藏砂岩中,微电极曲线往往会出现负异常,甚至同一砂层内正负差异共存。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尤其是长4+5——长8地层,这种差异现象普遍存在,通常认为是测井数据采集质量问题。测井采集人员在测微电极曲线时,往往花费大量时间。
  (1)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a.主要是地层致密,储层以中—细粒砂岩、粉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由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严重,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一般在0.1——20.0um3左右,孔隙度一般为8%——15%。
  b.在钻井过程中,泥浆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其压力差驱使钻井液象渗透层渗透,就会形成泥饼和冲洗带,因此,当砂层渗透性好,产生泥饼时,反映冲洗带电阻率的微电位读数大于反映泥饼的电阻率的微梯度读数,微电极曲线就形成正差异,曲线上显示低——中幅度微齿箱形,正差异较大。当砂层渗透性差时,压力差不能使钻井液大量进入地层,钻井液的侵入非常浅,或者无侵入,这样在井壁上不足以形成泥饼,极板直接贴在井壁上,微梯度探测的就是井壁附近约4cm范围内的砂层电阻率,就会造成微电极曲线负差异,曲线上显示为中——高幅度齿状,尖峰状。
  c.通过大量的岩心及试油资料分析发现,在同一砂体中出现正负差异共存时,孔隙度差异不大,但渗透率却差异很大,正差异渗透率高,负差异渗透率低。
  因此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在低孔地渗透地层中解释中,可以利用微电极曲线结合其他曲线用来定性确定砂层渗透率的大小,判别油水层和划分有效层。尤其是在流体分布为上水(上干)下油油藏,对于上部解释为水还是油至关重要,通过大量的试油资料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砂体上部微电极为正差异时候解释为油,负差异时候解释为水(一般以干层表示)。确定射孔段的时候,为获得高产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上水〔上干〕下油
  在延长油田储层中,经常会发现有些砂层,在砂层的中部和底部具有较好的孔渗性,含油饱和度较高,油气显示好,录井资料显示为斑状——不均匀含油或油侵,而在砂层的上部含油性很差,多表现为油迹,甚至不含油。这和常规的测井理论(气、油、水)分布规律相反,同时在解释上也造成很大困难。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砂层上部电阻率明显低于中下部,但声波时差明显高于中下部,通过大量的试油资料和岩芯资料分析认为,在这种低孔低渗,渗透率变化又较大的砂层中,渗透率是决定储层优劣,采收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这种现象是由于:
  a.砂体沉积时为河湖相正韵律沉积。其储集特点就是砂层底部掩饰颗粒粗,渗透率高。顶部颗粒细,渗透率低。即上细下粗,测井曲线上,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也反映了这一点。
  b.该地区又是低孔低渗油层,属于岩性油藏。储层的含油性受岩性,物性控制。物性又受岩性控制,当岩性变细,或者钙质和泥质含量的增加,储层的物性就会变差。岩芯表明,这种砂层上部位粉细砂岩。虽然声波反映孔隙度较大,但孔喉小,渗透率低,含有大量的束缚水。
  c.在这种渗透率变化较大的砂层中,油气在运移过程中往往沿着渗透率高的地方流动。即所谓的大喉道储油,小喉道储水。也就是说,沉积环境、岩性、渗透率对含油性的强烈控制形成了这种上水(上干)下油的现象。
  d.由于岩性细导致了物性差,电阻率低,造成测井曲线不完全是流体性质的响应。
  2.低阻油层
  (1)低阻油层的概念
  (a)油层电阻率低于围岩电阻率,与水层相近。
  (b)油层电阻率绝对值偏低,接近或低于常规油层电阻率范围下限值(3-1000Ω.m)
  (c)电阻率指数≤3,用一般的解释标准往往解释为水层。
  (2)低阻油层的特征
  低阻油层在延长油田的不同地区,不同层位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延长组的长2和长6。尤其以长61表现最为明显,在测井曲线上反映为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低于围岩电阻率,与水层相近),按常规经验建立的延长组油水层解释标准很难解释,一般往往解释为水层,因此,研究低电阻率油层的电性特征、成因、及解释方法,对提高整个陕北地区的解释符合率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