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柱网楼盖的预应力施工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陈宋泉 发表于:2014-09-15 11:37  点击:
【关健词】大柱网楼盖;无粘结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预应力张拉
摘要:结合某工程对大柱网楼盖的设计及施工过程进行介绍,对该工程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加以分析。

      1.工程概况
  富丽嘉园A栋占地面积为3800m2,建筑面积27000m2,地下室两层,层高5米,裙楼四层,层高4.5米,塔楼两幢分别为20层和30层。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首至四层裙楼每层设一个多功能厅,面积约1700m2。为了满足建筑美观及功能的需求,裙楼楼盖结构采用大柱网楼盖体系,板基本跨度为12×9.2米。框架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体系,楼面板为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结合施工,短跨方向连续配筋,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扁锚施工工艺,长跨方向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工艺。
  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1860mpa),锚具采用符合GB/T14320-93规定的Ⅰ类锚具。
  2 、方案特点
  2.1 大柱网楼盖体系的优点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大板楼盖相比,预应力楼盖能有效减薄设计楼板厚度,本楼盖经试算后相比同跨度板厚降低约160mm,板厚度减小,能有效节约钢筋混凝土,减轻了结构的自重和基础负担,减少了地震荷载,在自重和准永久荷载作用下,板的挠度很小,不易产生细小裂缝。由于大柱网设计,仅在柱轴线上面有梁,整体平面无次梁,不仅美观,又能方便各类管线穿行和敷设,同时还具有一般预应力结构跨度大,梁高度小,可增加楼层净高的特点。大柱网设计提供了大开间建筑,使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更具有灵活性、可变性、适用性。
  2.2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结合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为无粘结和有粘结预应力体系两种,无粘结预应力体系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较低,因此混凝土构件比同荷载、同跨度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耗用较多的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在结构性能方面,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时即使锚具被破坏而失效,承载力亦不会大幅度下降;在工程造价方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则具有施工费用较低,施工操作简单,工期短的优点。本工程综合对比两类预应力混凝土优点,对平板短跨方向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间距1000mm;对平板长跨方向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间距600mm。两类预应力筋混合布置,即满足了结构使用要求,又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3.施工流程
  支撑及梁底模板 → 绑扎普通钢筋 → 穿梁无粘结预应力筋 → 设置端部穴模 → 封梁侧模板 → 支板底模板 绑扎板底非预应力筋 →焊接用于定曲线坐标的固定架 → 穿有粘结预应力筋 → 套塑料波纹管 → 固定两端承压锚垫板 → 穿无粘结预应力筋 → 固定两端承压锚垫板 → 封端部模板 → 扎板面筋 → 预应力筋隐蔽工程检查 → 浇混凝土 → 张拉 → 切断外露钢铰线封闭张拉端
  4.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控制
  4.1 预应力筋下料及穿设
  大柱网楼盖结构的框架梁预应力筋成束布置,其布置形式有正反抛物线布置、直线和抛物线相切布置和折线型布置等。本工程梁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分别配置5束及3束"集团束",每束为6 φ 15、24mm或10 φ15、24mm钢绞线,按正反抛物线布置。
  在预应力施工前,首先将无粘结预应力筋按图纸下料,待框架梁的非预应力筋绑扎完毕后铺设,由于板的预应力筋铺设同时进行,为不影响施工进度,可预留梁两侧模板待梁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再行封闭。竖向构件钢筋在绑扎前,应根据梁中预应力筋平面布置,调整竖向钢筋间距以确保张拉端穴模处于正确位置。
  短跨连续板有粘结预应力筋,采用3孔扁锚张拉,施工时先铺有粘结预应力筋,再套塑料波纹管,焊接端部锚垫板,待有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完毕后再铺设无粘结预应力筋。本工程 由于预应力筋数量较多,张拉端和锚固端布置形式多样,且楼板暗敷水电线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检查,确保预应力筋按图纸位置铺设。
  4.2 浇筑混凝土过程质量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前,由专职安全人员负责检查梁板预应力筋的束形是否符合要求,张拉端和固定端安装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部分。捣砼前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本工程梁、板砼强度等级均为C30,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应避免直接触动波纹管及预应力筋 。对于预应力梁的端部、梁柱节点等关键部位,因钢筋密集振捣困难,宜采用小直径振动器或振动片振捣。
  张拉端锚具周围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漏浆,对于部分钢筋密集处张拉端节点,可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能确保梁端部承压板后混凝土密实,从而防止由于承压板后混凝土不密实造成局部承压力不足,影响施工质量。
  4.3 预应力张拉
  多层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框架梁混凝土施工和预应力张拉两道工序间的搭接顺序。本工程对框架梁混凝土施工和预应力张拉,采用逐层浇捣逐层张拉的施工方案。
  为确保整体结构受力,应先张拉中间梁,再张拉边梁,梁内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再进行板内长跨方向非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最后张拉短跨方向有粘结预应力筋。
  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本工程采用超张拉或超张拉回松技术,预应力张拉顺序为:0 → 10%com → 103% com → 持荷两分钟 → 卸荷至零。
  实际伸长量计算L :L = l2 - l1 + Δl
  其中 Δl为初应力理论伸长值
  理论伸长值应与实际伸长值误差不应超过+10% 、-5%,否则应检查原因并进行专门处理。
  为保证张拉力和设计值的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张拉采用的测压表具为0.4级高精度精密压力表,并且将千斤顶与测压表配对、编号后同时使用,使每个千斤顶对应相应的压力表,保证了张拉施工数据的准确性。
  4.4 孔道清浆
  本工程有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后24小时内即可进行灌浆,孔道灌浆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保护钢筋及防止钢筋腐蚀;二是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更好地发挥预应力的作用,增加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灌浆前应先用水清洗孔道,检查排气孔是否正常。
  将称量好的原材料倒入搅拌机内均匀搅拌3分钟,水泥浆出料后应尽量马上泵送,否则应不停搅拌。对于未能及时使用的泥浆,严禁采用增加水的方法增加浆体流动性。
  灌浆采用砂浆泵,压力为0.5 ~ 0.8 MPA,由一端喇叭口上的灌浆口灌入,先下后上,缓慢均匀进行,直至另一端灌浆孔有浓砂浆连续流出后稳压30秒,即可封闭管道。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