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传输已成为统计工作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基本实现了统计系统信息共享。自2006年起实施公司企业资源战略计划,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即上游生产信息系统(A2)井下作业子系统,并设置了资料员进行单井数据的输入和维护,结束了以往完全采用人工笔录、抄写的历史,使统计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存在的问题
(1)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井下作业统计系统所用资料全部由前线技术员手写完成,基层统计等待前线资料回厂后才能够进行单井核算,而数据终端、即大队统计分析数据又要等待基层数据,这些等环节影响了信息的第一时间获取和有效性。统计人员对施工数据的采集,完全依赖基层数据汇总,而就其真实有效性,只能采用与调度记录、小队工作量、资料录入员、大队资料验收员等多方的数据进行校对,这样不仅降低了统计工作效率,又难以确保数据的百分之百准确。
(2)现行的统计工作方法、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基层统计在报送统计数据的同时,可以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简单审核,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计数据质量,但是在统计管理方式上,仍然是层层布置下去,级级汇总上来,统计数据的报送仍然延续传统的报送方式。
(3)统计专业人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基层人员计算机水平还仅停留在简单的开机、录表、关机上,有些人虽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但明显有一种传统依赖思想;有的专业人员习惯于现有的工作方式,对信息化建设可能带来的工作模式的变化,思想上存有顾虑和抵触心理。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信息化建设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完善信息化对大队统计工作
2.1信息化为井下作业三大队统计工作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大队统计工作以往采用手工抄写,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一些原来由统计人员手工笔录的工作被计算机所替代,这大大减少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高了能效。
2.2大队统计工作信息化促进了统计模式的改变
(1)统计数据采集信息化。传统大队统计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大量、繁杂的简单劳动,占据了统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然而,网络信息环境的出现,使得统计工作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日常统计工作可由信息系统自动完成,统计人员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缺少的不再是时间,而是驾驽信息网络的技术和深化利用井下作业统计工作信息所需的多学科知识。
(2)统计数据传递信息化。统计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包括数据、决策信息、控制信号等在内的)在线收集、整理、分析、交换和共享,以此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具体表现:第一,以数据库为依托,实现网上统计信息的在线处理、查询、制表和分析,实现了在线数据的统计调查工作模式。第二,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利用统计软件,办公自动化等数据传输手段,提高了统计系统整体业务能力。第三,信息网络环境的建立使数据采集、传输、整理、加工和分析的速度和效率都有较大程度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会因为中间环节的减少和自动校核功能的采用而大大增强。
(3)统计数据分析信息化。充分利用大队统计信息网络环境,建立实时闭环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反映大队的运营状态,进行对各小队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差距,实施环节控制,精确调控生产和管理运行状态,使统计工作朝着更高一级目标迈进。
(4)统计数据发布信息化。互动式、多形式的统计数据发布系统,即统计数据发布以信息网络为依托,以统计数据库、数据分析信息化为源头的数据统计发布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将使大队的信息库更加丰富,有更多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绩效,寻找差距。
三、对加强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将信息化应用于统计工作首先应抓住机遇
(1)网络基础建设、计算机硬件设备及机房建设,为实现网络下的统计工作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各级统计部门和相关领导都迫切要求建立统计网上应用系统,解决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工作。
(3)公司局域网络统计应用系统ERP是较优秀的统计专业软件,包括网上报送、在线统计数据处理以及统计数据库软件等,如果能够统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它们将可能成为满足统计应用需求的通用软件。
3.2将企业信息化应用于统计工作的方法
(1)以数据中心为目标,建设统计应用系统。因此,建设统计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统计业务平台,提高数据采集和整理效率是提高井下作业效益的必然选择。数据中心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传输,并进行智能化的整合;二是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和管理,实行全面的无纸化记录;三是方便与各类应用系统对接,提供任意格式的数据,如与SAP成本分析系统的连接。通过统计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建设,将使得统计工作具有通用性、一致性。
(2)从源头抓起,统一信息标准。对于统计应用系统涉及到统计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如报表的定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管理以及数据的提供等环节的信息标准进行描述和定义,加强数据采集的及时性、标准化,使得前线数据能够及时回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改革统计制度,优化工作模式。重点是打破以专业为核心设计的统计制度、实施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传统工作模式。要按照网络化信息生产的要求设计统计制度,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统计指标,实施对基层单位的数据采集使用“一套表格”。
3.3消除统计制度改革存在掣肘性
改变目前统计数据逐级审核、逐级汇总、逐级上报的模式,将需要控制的数据审核条件全部上网,健全和完善网上调查、网上报送,建立统计信息网站和综合信息反馈服务的统计数据库体系。
3.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教育和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型人才;具有知识丰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