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评论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萧伯纳的青少年时代是很不幸的,其父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生意失败,酗酒成性,母亲因此离家去伦敦教音乐,萧伯纳在音乐和绘画方面都受到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都柏林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无法继续求学,15岁时就不得不贴补家用,20岁时,萧伯纳去了伦敦,却不知到何处找工作,后来他参加了讨论社团,靠演讲为生。然而萧伯纳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功,他想将这新发现的才能应用于写作,并锲而不舍,作品虽遭多家出版社拒绝,但他汲取了当初演讲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坚信自己这次也不会失败,就这样,萧伯纳后来成了世界上很有名的剧作家。
一、萧伯纳戏剧最突出的特点
正是归功于他年少时代的人生历练,为他的戏剧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才使萧伯纳成为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及著名的讽刺语言大师。其出色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总体看来,其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制度,敢触及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剥削阶级的虚伪丑态,极力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在艺术表现上,他擅长通过人物对话和内心情感的碰撞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题,他的戏剧语言尖锐,充满讽刺,同时,喜剧的外衣下又笼罩着对于主人公身份处境的一种悲剧性思考。
二、《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原型及故事梗概
《皮革马利翁》(1912)是剧作家的一部最有名的喜剧作品。皮革马利翁的原型即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王皮革马利翁,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个少女像,并爱上了此雕像,爱神受到感动,便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他们二人结为夫妇。剧作家借用这个名字和典故暗指剧中语音学家希金斯和卖花女伊莉莎的关系。萧伯纳的《皮革马利翁》剧情如下:故事的背景是在爱德华时代的伦敦,伊莉莎是一个美貌但口音怪异,行为粗野的街头卖花女,其穿衣打扮和行为举止丝毫不能引起年轻绅士的关注,当伊莉莎向英俊的贵族青年弗立德出售紫罗兰时,遭对方拒绝。英国皇家学会的语言学教授希金斯和朋友辟克林,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英语标准教学的科学实验,于是二人打赌,他能用六个月时间将这个粗俗的底层女子培养成一个上流社会淑女,并在大使馆的社交舞会亮相而不被拆穿。希金斯接受了挑战,开始对伊莉莎展开密集、严格的语言训练,起初有如对牛弹琴,但一经启发,伊莉莎迅速进入状态。公开露面的日子到了,这是上流社会社交场合,人们谈吐优雅,举止得体。希金斯为检查几个月来的训练成果,也带伊莉莎来到赛马场。仔细包装后的伊莉莎成功的吸引了在场很多贵族的目光,通过了初步的语言关测试,但在为马喊加油的时候,她那骨子里的习惯举止和发音再次暴露无遗,这使得伊莉莎很难过,不过,希金斯却认为自己的实验已经接近成功。终于在一次大使馆的舞会上,伊莉莎一鸣惊人的成为全场焦点,许多的贵族都想获得她的芳心。尤其是先前对她不理不睬的年轻贵族弗立德,更是对神秘的伊莉莎一见钟情。
三、隐藏在喜剧效果下的人物处境的悲剧性
表面看来,《皮革马利翁》应是一出喜剧,经潜心训练,卖花女伊莉莎果然被希金斯培养成窈窕淑女,试验大获成功。然而,喜剧之下,附着着很深的悲剧色彩,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原型不同的是,卖花女伊莉莎和语言学教授希金斯虽然难免暗生情愫,但却终未结成连理,因希金斯更顽固的独身主义者,他对自己化腐朽为神奇而欢呼不已,此时伊莉莎发现自己的气质和身分仍然得不到统一,纵使她已改变外在的形象和气质,在希金斯眼中也依然是个不受尊重底层卖花女或战利品,因而,他不可能与伊莉莎结婚。盛怒之下,伊莉莎决定离开希金斯,回到街头找回自己。可是,今时今日的伊莉莎,被希金斯改造成一个贵族小姐后她还能做什么?什么都干不了,反而被置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昔日好友都把她视为上流社会的淑女而不与她相认,甚至连她父亲都因希金斯的安排而成为绅士,不再是往日无忧无虑的无赖。所以,她既回不到从前上街去卖花糊口,又无实际的经济基础去混迹于上流社会,尤其是她深知在希金斯这样的中产阶级面前,永远也无法摆脱自己底层贱民的身份,她的出路只能是屈从于弗立德这样的纨绔子弟,才可获得名正言顺的上流人士身份。可见中层阶级假借仁义道德做掩护的阶级构成异常复杂,不论谁,只要有能耐获取经济能力,他就能挤身所谓的上流阶层。至于附着在中产阶级面子上的那一套教养,伊莉莎花六个月时间就可以掌握了。
四、结语
总之,《皮革马利翁》的悲剧性隐藏在喜剧的外衣下,隐藏在女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探寻中,读来值得读者深思。
参考文献:
[1]萧伯纳,潘家洵,朱光潜等译.萧伯纳戏剧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黄嘉德.萧伯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