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理人眼中的范围与规模(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迈克尔.A.库斯玛诺 万 发表于:2014-02-26 17:42  点击:
【关健词】规模,范围,眼中,经理人,优秀,
客户也因为不用为全新的技术和昂贵的发明过程买单而省钱。但是,相比于在一个项目中为一个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可复用的组件一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成本),至少在首次使用时就是这样。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必须考

  客户也因为不用为全新的技术和昂贵的发明过程买单而省钱。但是,相比于在一个项目中为一个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可复用的组件一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成本),至少在首次使用时就是这样。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必须考虑更多的潜在应用范围。软件和汽车企业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已经找到了有效地应对这类挑战的办法。因此,范围经济比临时的产品开发需要更多的预先规划和管理技能,这就可能降低整体柔性和创造性。但是,正如我们将在本章以及第六章所看到的,经理人可以在其选择何时采取范围经济之际,使得这些权衡取舍最小化。
  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技术
  我1984年在完成对日产和丰田的初步研究之后,决定调查日本将面临的下一个巨大的产业挑战:日本人能否编写世界级的软件。当时,日本生产了极好的“硬件”产品(汽车、消费电子设备、半导体,以及与美国企业合作开发生产的大型机)。但是软件却不同,即使软件已经普遍存在于各种产业和消费产品之中。众所周知,日本人在软件工程领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一些观察者认为日本人缺乏创造力或者教育而不能成为一流的程序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日本企业的大众生产和传统工程生产力和质量在全球久负盛名,他们能否将其掌握的任何技术转移到软件产业。
  随着我进一步了解日本软件生产商,一件事情令我深刻印象,这与我在美国和欧洲读到的不同:所有重要的日本计算机生产商都大力投资于软件工厂,数以千计的程序员同地协作,为个人和政府的应用开发大规模客户系统。工厂方式类似于我们十几年来在印度所观察到的,但是,软件工厂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新奇的和冒险的。
  乍一看,日本人似乎在努力寻求生产型的规模经济和其他效率,但是他们的工作更像是手工或者车间作业。随着深度地挖掘他们的工作,我就得出结论:优先的法则实际上是范围经济,至少在应用程序项目上是这样。数位印度企业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也得出了相同结论:类似工厂的方式非常适合于定制软件开发,并能够更有效地提供某些类型的IT服务。
  其他产业在19世纪已经出现了工厂体系,当时经理人和工程师试图使产品设计复制过程超越了手工阶段。手工生产需要高技能员工来生产多种枪支、农业机械、蒸汽机和其他产品一不存在规模经济,因为每件产品本质上是独特的。工厂生产意味着使用标准的和可替换的组件、标准的和精简的生产步骤,通过劳动分工聘用技能较少的专业化员工,尽可能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步骤,实施更加严格的过程、质量和会计控制一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益。在软件工程和其他技术服务工作中,召集一大群人在一间房子里工作相对比较简单(虽然对于小型的设计和工程任务,小团队一般比大团队的表现更好)。但是我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使召集起来的一大群人像一个工厂一样运作,而不仅仅是一个大型车间作业。日本和后来的印度软件企业推动软件工厂概念的随后发展也为实践提供了许多启示。
  一项有启示意义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理解企业如何处理大型软件开发,我1988年进行了一项管理实践和管理重点的调查。调查对象来自于24家企业的52个开发组织,大约平均分配于北美(27个调查对象来自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贝尔通讯研究所、DEC、IBM、数据控制、优利系统、通用数据、休斯航空、波音、霍尼韦尔、德雷珀实验室、Martin Marietta、安达信事务所、TRW、EDS、Cullinet和计算机视觉)以及日本(25个调查对象来自于NTT、三菱电机、富士通、NEC、日立、东芝、Nippon Systemware、新日铁业务咨询公司和新日铁电子产品发展)。特别地,我想看看是否存在一种范围一从类似于手工或者车间作业方式的特征到工厂式的特征。我请教了八个问题,试图获取对工具和过程标准化与设计和组件复用的重视程度。
  与过程标准化相关的反馈大同小异,表明大多数大型企业正采取标准的过程管理和工具支持方法。但是对复用的重视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1)。据报告,日本项目中的复用率高达美国项目中复用率的两倍(35%相对于15%)。1988年的此次调查促使我更深入地探究日本人如何尝试结构化一般非结构化的技术:软件开发。
  我认为从技术战略和组织理论两方面出发理解软件工厂是很重要的。学者们,诸如琼·伍德沃德、查尔斯·佩罗和亨利·明茨伯格,已有著作讨论车间作业或者手工生产与工厂生产、常规与非常规任务,以及官僚主义与“灵活组织结构”。运营管理专家,如罗伯特·海耶斯、史蒂夫·韦瑞特和罗杰·施米诺,已针对生产提出了“产品一过程矩阵”。我依据他们的思想,提出了一个针对软件产品开发的简单的权变框架。我所称的“高端”客户项目需要为每个客户提供独有的特征或者非常复杂的新技术,对于这类项目,车间作业或者手工生产方式似乎最佳。在“低端”项目中,开发的特征也许能够满足许多用户的需求,我认为面向应用的项目(例如,微软如何组织开发针对大众分销的软件产品)是正确的方式。在这之间,似乎“柔性的设计工厂”就会有效(女口果每个客户的产品或者系统特征只是部分地独特,生产商可以标准化过程并复用某些组件)。

      日本大型计算机企业(日立、东芝、NEC和富士通)在行业软件工程实践方面主要是效仿IBM,因此采取了非常相似的方式。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中期决定为特定的软件产品系列创建集权组织和管理控制系统,开启探索之路。然后日本围绕适合于这些领域的方法和工具(帮助程序员编写或者编辑软件指令的特别电脑程序)进行标准化,并且逐渐为开发和项目管理提供不完全自动化支持。尽管主要是使用大型机,日本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炼了其过程和工具,提高了处理不同类型项目的能力。
  软件开发中的工厂概念
  软件工厂的背后是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推动源自于将制造业或者至少工业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于软件开发的愿望。拉动源自于IBM和日本大型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军事和政府领域中,20世纪6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对软件的需求快速增长。大多数用户需要定制的系统。拥有最多计算机的美国严重缺乏熟练的程序员就不足为奇了,称之为“软件危机”。这个认识导致了改进软件编程中的绩效和质量,以及如何使编程更高效的争论,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