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孔子诗论》第二十六简新论(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徐正英 发表于:2010-12-19 18:10  点击:
【关健词】《孔子诗论》;《蓼莪》;《隰有苌楚》;辨正
键句子是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试读厌世说坚定主张者程俊英的译诗,以感受之。云: 低温地上长羊桃,枝儿婀娜又娇娆。细细嫩 嫩光泽好,羡你无知无烦恼! 低湿地上长羊桃,繁花一片多俊俏。柔嫩浓 密光泽好

键句子是“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试读“厌世”说坚定主张者程俊英的译诗,以感受之。云:
  低温地上长羊桃,枝儿婀娜又娇娆。细细嫩
  嫩光泽好,羡你无知无烦恼!
  低湿地上长羊桃,繁花一片多俊俏。柔嫩浓
  密光泽好,羡你无家真逍遥!
  低湿地上长羊桃,果儿累累挂枝条。又肥又
  大光泽好,羡你无妻无家小!
  四是《孔子诗论》对该诗所作“得而悔之也”的评语,为“厌世”说提供了反证。由此前我们对简文孔子评《诗经》作品的研究情况看,他不论是概括作品主旨的言论,还是从某一视角评论作品的言论,多准确而深刻,从中可见,其对每篇《诗经》作品的内容都烂熟于心,把握得很好。因此,按常理推测,孔子对《隰有苌楚》一诗性质的认识不可能有大错。既然孔子评该诗为“得而悔之也”,若此评语不错的话,就说明该诗表达了作者得到了应得的东西后又追悔的思想感情。按“厌世”说的解释,作者认为人不如草木,其追悔的当然就只能是不应当为人,不应当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事实是,为人不为人,来不来到这个世界上,恰恰是由父母决定而不是本人所能选择的,因此,后悔这一点不合情理。人追悔的,只能是自己主观上参与过的事情。就《隰有苌楚》一诗而言,作者所追悔的只能是自己结婚成家之事。而追悔这一点,似不能理解为极度的厌世情绪。
  对《隰有苌楚》的主旨还有另一种解释。高亨《诗经今注》称:“这是女子对男子表示爱情的短歌。”[3](P190)此解可谓语出惊人,令人耳目一新。笔者估计,可能高氏感受到该诗所用语汇及所描写苌楚比较优美,感情基调较欢畅,便将“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诗句理解为少女对少男的示爱口吻了。高氏之解,似离诗意较远,不宜信从。且高氏仍注“天”为“草木之初生者”,而未释作“青年”,亦未作修辞或表现手法方面的说明,致使字面之解与主旨概括之间不统一。
  那么,孔子所云“《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的言论价值何在呢?笔者以为,除上文所述其反证“厌世”说不能成立的作用外,该言论的主要价值,仍是正面揭示了《隰有苌楚》一诗的主旨和要义。孔子认为,该诗表达了作者得到应得到的东西后又追悔的思想感情。很明显,作者所追悔的就是诗中所言的结婚成家之事。这种追悔之意,在诗中没有正面表达,而是通过写对未婚者的羡慕侧面流露出来的。为人所熟知的“乐子之无知(匹)”、“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诗句即是。至于诗中这种追悔,仅仅是一般性的调侃和自嘲,还是有感于结婚成家生活的不易,不如未婚者活得轻松无忧?还是“政烦赋重”,生活艰辛“不堪其苦”,真心羡慕单身汉不负家庭责任的生活?抑或是经政治变故,历家庭磨难而羡慕无家者甚至无知者?孔子没有讲,作品本身也未明言。作者表达追悔之意时的情感痛楚程度,只能靠读者吟诵作品去感受。而几千年来,历代读者对该诗感情基调的感受又千差万别,人人各异,难于统一。其真心抒发的何种情感,恐怕只有作者本人知道了。依笔者的感受,这首诗的感情格调还是比较轻松的,大体为一般性的追悔和对未婚青年的羡慕。不知此看法,合孔子评论之意否?
  还有另一种情况。简文“《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的“悔”字原竹简隶作“思”。《集韵·十九侯部》“悬”同“谋”。《玉篇·心部》:“思,莫胡切,受也。”整理者马承源依《集韵》“侮”古作“悔”,读简文为“《隰有苌楚》得而侮之也”。笔者依“惑”同“谋”,尝试将简文读作“《隰有苌楚》得而谋之也”,但对读原诗,不谐。又尝试依马氏整理之文作“《隰有苌楚》得而侮之也”,但马氏是将“悔”当作“惑”,又进而将“悬”读作“侮”了。而实际上,古代“悔”与“悬”不是同一字,古书中未见两字互用现象。因此,笔者从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一文改整理者原“侮”为“悔”了,惜李氏读“恁”为“悔”没有说明任何理由。如果有朝一日有实证证明“思”确可作“悔”,则笔者对孔子评语及《隰有苌楚》一诗诗旨的分析则可能颇有意义。若找不到“悬”作“悔”的实证,反而找到了“悔”作“息”进而作“侮”的实证,则对《隰有苌楚》一诗诗义的解读,说不定要大变思路,真要信从方玉润、郭沫若之说,即孔子认为,《隰有苌楚》一诗表达了作者获得家庭、权力、财富终将受侮的思想。亡国时的贵族怀有位高受辱的思想情绪是正常的,也是普遍的。各说皆存疑备考,以俟方家指点迷津。
  总之,《孔子诗论》的面世,为我们全面把握《诗经》作品主旨,合理解读诗歌内涵,辨正汉儒以来学者对《蓼莪》、《隰有苌楚》等作品的误读提供了最早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程俊英.诗经注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7]于茅.金石简帛诗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