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自孽生迄今,已经历战前战后两个“六十年”。它不仅在战前“六十年”给本国和东亚邻国造成了亘古未有的战争灾难,而且在战后“六十年”还一直在恶化着日本国家的“肌体”和与亚洲邻国的外交关系,时至今日,它再次对日本的未来走向和东亚和平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此,不仅日本有识之士深表忧虑,而且也使东亚邻国尤其是中国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警觉。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周恩来不仅敏锐指出日本政客对台湾“大多有野心”,而且提醒国人做好与日本右翼长期斗争的准备…;中日邦交正常化后,邓小平不仅敏锐指出“战后日本一部分人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想要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而且提醒国人这些人“为数不多,能量不小”,十分“值得警惕”;时至世纪之交,江泽民不仅敏锐指出“日本国内确实有那么一股势力企图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而且公开向日方表明了中国“绝不能允许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重新抬头”的坚定立场。毫无疑问,中国领导人对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政治图谋的洞察是清晰的,对其能量的评估也是准确的。笔者试就日本右翼势力的整个演变轨迹及其战后重新抬头的原因,略作梳理和探究。
一、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演变
(一)战前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危害
日本右翼势力的百余年演变历史,可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六十年”。战前“六十年”,日本右翼势力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孽生时期(1881—1911)
明治初年的部分保守派士族——“尊攘派”是日本右翼势力的源流。1881年2月成立于福冈的“玄洋社”,系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右翼团体。该团体后又卵翼出了“黑龙会”、“浪人会”等形形色色的右翼组织,这些右翼组织可谓此时日本右翼团体的“孵化器”。这一时期虽然并未产生有影响的右翼思想家,其思想主张也未成系统,但指导其对内建立天皇制独裁统治和对外进行殖民侵略的天皇中心主义和大亚细亚主义等反动思想,却成为日后日本法西斯理论的核心。此间,日本右翼势力的政治活动具有将矛头同时指向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之特点:凡是被其认为有碍天皇制独裁统治建立的国家政要,都在其暗杀行刺之列;这股势力对外心甘情愿地充当了日本统治阶级侵略亚洲邻国的马前卒,这方面也是此间日本右翼势力政治活动的重心。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日本右翼势力无论在思想上、组织上,还是在活动方式和手法上,均为其后来者提供了蓝本。
2.膨胀时期(1912—1930)
从大正政变至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这一时期,右翼团体尤其与“玄洋社”等“传统右翼”组织不同的具有法西斯色彩的“革新右翼”团体大量孽生。据统计,1927年右翼团体已有百余个,时至1932年迅速增至千余个。其中,大川周明等人成立于1919年8月的“犹存社”,系日本第一个“革新右翼”组织,也是日本第一个民间法西斯团体。犹如此前“玄洋社”卵翼出“浪人会”等众多“传统右翼”团体一样,“犹存社”则“孵化”出了类似“大化会”的一些“革新右翼”组织。1930年桥本欣五郎建立的“樱会”,则系此时日本军人法西斯组织之代表。这一时期其主要思想主张除天皇中心主义、大亚细亚主义外,还增加了更具影响力的法西斯主义和更具欺骗性、煽动性的“国家改造”思想。此时其政治活动仍同时指向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但重心已由前一时期的主要对外转向了主要对内。随着法西斯思想的蔓延,日本社会迅速法西斯化和军国主义化。
3.肆虐时期(1931—1945)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是日本右翼势力逞凶肆虐、为祸邻邦的时期。时至1939年,日本右翼团体已多达1733个,成员为182 192人此时右翼势力步入巅峰。随着法西斯势力掌控国家大权和军国主义战争体制的形成,民间、政界、军界等各路右翼势力合流为国家军国主义势力,而形形色色的右翼思想主张也与日本政府的战争政策——“大陆政策”完全重叠,逐渐系统化为“石原构想”、“东亚协同体”论、“大东亚共荣圈”论等,不仅指导了此间不断升级的对外侵略战争,也出人意料地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进行战争翻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上述法西斯理论指导下,对内制造暗杀、政变事件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同步进行是此时日本右翼势力政治活动的主要特点,也是与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化(先建立法西斯政权,后对外侵略扩张)迥然不同的日本法西斯化的一大特点。至此,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使亚洲邻邦蒙受了亘古未有的巨大灾难,最终也使日本民族濒临毁灭的边缘。战前日本右翼势力的这一极端危害性,值得世人尤其是日本人民永远铭记。
(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特点
依附于日本社会肌体上的右翼势力这个“政治癌瘤”,理应随着其依附体“大日本帝国”的战败投降被彻底割除。然而,由于日本国内和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右翼势力在度过了战后初期短暂的“冬眠”后很快复苏过来,并在战后“六十年”又留下了一条重新抬头的历史轨迹,其与战前右翼势力可谓一脉相承。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1.削弱时期(1945—1951)
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曾制定并颁布了《战后初期的对日政策》等多个文件,意在彻底铲除日本右翼残余势力,保证日本不再对世界尤其美国构成威胁。截至1951年12月,日本被解除公职者多达210288人,被解散的右翼团体多达233个。至此,日本右翼势力遭遇空前打击而大为削弱,跌人其百年历史的低谷。不过,由于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法西斯残余势力的“铲除”极不彻底,不仅被勒令解散的右翼团体成员仍在暗中活动,而且孽生出16个类似“日本天狗党”的新右翼组织。此间日本右翼势力总的特点是:规模小、寿命短、具有过渡性;思想主张既与战前右翼一脉相承,又有战后鲜明的时代特征。
2.复活时期(1952—196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