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所示的公因子含义尚不明确,较难分析,所以采用方差最大化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化旋转,经过5轮旋转后,其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旋转后3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仍然为86.521%,累计方差比没有改
表2所示的公因子含义尚不明确,较难分析,所以采用方差最大化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化旋转,经过5轮旋转后,其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旋转后3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仍然为86.521%,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只是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从而更易于主因子在最大程度上对各指标进行命名解释。[4]
由表3可以看出,主因子1在B11、B12、B13、B14、B16、B19、B21、B23、B31、B51、B52、B54、B57上有较大的载荷,它们反映了城市群自主创新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包括创新投入),称之为创新基础条件因子(或创新投入因子);主因子2在B17、B24、B25、B26、B59上有较大的载荷,它们反映了城市群自主创新的支撑条件,称之为创新支撑条件因子;主因子3在B22、B27、B210、B32、B34、B42、B58上有较大的载荷,它们反映了城市群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称之为创新产出能力因子。
2. 计算综合得分
要比较中部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情况,还需将各城市群在F1、F2和F3三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综合,并以此计算四大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及表3可知,因子得分模型为:
F1=0.053x1+0.047x2+0.041x3+…+0.037x35
F2=0.053x1+0.047x2+0.041x3+…+0.037x35
F3=(-0.048)x1+(-0.011)x2+0.022x3+…+(-0.015)x35
综合因子得分模型为:F=W1F1+W2F2+W3F3
把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分别代入上式即可得到中部地区城市群在创新基础条件因子、创新支撑条件因子、创新产出能力因子上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见表4)。
3.评价结果分析
如表4所示,在第一个创新基础条件因子(或创新投入因子)中,武汉城市群得分最高,且优势明显,说明武汉城市群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是长株潭城市群,而皖江城市带、中原城市群的得分相当接近且都偏低,说明这两个城市群的创新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在第二个创新支撑条件因子中,皖江城市带得分最高,具有相对优势,而长株潭城市群得分最低,处于劣势地位;在第三个创新产出能力因子中,长株潭城市群得分最高,优势较明显,而中原城市群得分最低,且与其他三个城市群差距较大。在三个主因子中,武汉城市群F1的得分第一,F2、F3的得分均第二,表明其在影响自主创新的三个主因子中均具有较明显优势,因而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一,说明武汉城市群具有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这也与其中心城市——武汉市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为密集的城市之一,且为全国四大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相一致。皖江城市带的综合因子得分比长株潭城市群得分略高一点,排名第二,这是因为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合肥市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且是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合肥市、芜湖市均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全国四大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的核心城市,因而使皖江城市带在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中原城市群综合因子得分最低,且与前面三个城市群得分有较大差距,说明其在自主创新的各个方面不具有优势条件。
三、 结论与建议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且将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三个主因子,分别计算四大城市群的三个主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因子得分,并从三个主要影响因子方面对四大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的优劣势情况分别进行探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群创新基础条件(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支撑条件和创新产出能力是衡量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的三个重要方面,而前两个条件是城市群创新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其中创新基础条件(包括创新投入)是根本,创新支撑条件是保障,而创新产出能力则是在前两个条件基础之上的结果,也是衡量城市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积累而形成的城市群创新优势是区域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而在城市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培育创新型中心城市和构建城市群创新网络却是重中之重。(1)构建城市创新支持体系,积极培育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大量的企业、产业和创新资源,整体实力雄厚,具有创新成果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具备成为区域创新体系龙头的基础。因此,要提升城市群综合创新能力,就必须发挥中心城市的创新枢纽地位和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前提是构建城市创新支持体系。①构建适应城市创新的金融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创新信贷支持力度,并建立政府创新创业引导基金。②构建适应城市创新的财税机制,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创新的政策手段。③构建适应城市创新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培养、引进和项目带动,逐步推动基础人才、骨干人才和领军人才战略梯队的形成,同时,构建创新创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④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规范科技转化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构建城市群自主创新网络体系,让区域城市一体化联动,实现协同创新、开放融合与共赢发展。在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目的、政府职能转变为关键的体制基础上,构建由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中介等创新主体相互联系与合作而形成的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结构,加速实现城市群内部知识和技术创新与创造、传播与扩散、转化与应用。城市群创新网络体系的构建重在“实”、“用”、“特”。“实”是考虑城市群内科技资源和创新实际的需求,“用”是强调城市群内科技传递与创新优势培育,“特”是要找准城市的特色定位和差异化创新战略,特色定位是凸显城市的创新优势,形成创新的持久动力,差异化创新是形成与区域其他城市协同创新、错位发展的局面。另外,在创新网络空间范围内,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功能与优势,提高城市群内创新资本储备,加强区域城市间科技创新合作,最终实现城市群内科技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ED/OL].( 2009-10-02)http:// www.china.com.cn/economic /txt/2009-09/16/content_18538761.htm.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