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求职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陈丽湘 发表于:2010-10-22 11:03  点击:
【关健词】流行语 新词 社会语言学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能敏锐地反映出时代社会心理的变迁,是人们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反映。大学生的求职流行语的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处于学校与社会过渡的适应时期。求职是其必经之路,在此期间产生了一些很具代表性且很有研究价值的新词语,也在这一个群体中广泛流行起来了。语言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种种微妙的关系,本文以这一群体中流行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其产生、发展进行阐述。
  
  一、主要求职流行语
  
  通过对各类求职网站的调查如:应届毕业生、毕业生论坛等,以及对在校的532名10个专业的2010年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最具有代表性的流行语主要有以下:
  1.与求职简历相关的。主要有:网申、海投、现投。
  2.与求职考试相关的。主要有:裸考、比基尼考、笔经、海笔。
  3.与求职面试相关的。主要有:面霸、辛辣面、霸王面、群面、网面、群殴、面经、一面、二面、海面、巨无霸、单挑。
  4.与求职结果相关的。主要有:杯具、洗具、电锯、offer。
  5.其他。找工路、童鞋们、有米(有没有)、校漂、学士后、炮灰。
  
  二、求职流行语出现的形式
  
  大学生求职流行语属于社会方言群体,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心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有着相似经历的广大毕业生更容易接受认同并传播,往往表达出独特的含义。主要的构词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旧词赋新义
  部分求职流行词语并不是新创词,而是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语义,这也是现代汉语词汇语义不断增加的一个形式。例如: “裸考”一词在2009年开始流行于毕业生之间,意思是没有任何复习和准备就去参加笔试。其来源是由根据2004网络词语“裸聊”的形式新创的一个词,流行于2007年的高考生中,它指没有任何照顾加分,纯粹凭高考成绩进行投档录取。再如: “面霸”最开始来源于广告词“康师傅面霸”,有着分量足,质量高的意思。现指那些有着丰富面试经历,身经百战,在面试中表现得强势的学生。此类词还有“群殴”、 “单挑”等,这些词在语义构成巨大的反差,为词语增添了滑稽调侃的色彩。
  
  (二)谐音构词 谐音流行语主要是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相近的条件,用同音或相近音的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杯具”实为“悲剧”一词的谐音,于2009年开始流行,指的是求职者的屡次不顺,任职希望渺茫。以及在毕业生论坛里广泛出现的“巨无霸”(据无霸)、 “童鞋们”(同学们)、“有米”(有没有)等词语。
  
  (三)缩略构词
  人们使用语言都遵循“经济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得到信息交流,通常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传达信息时,便不用复杂的语言形式。缩略词成为一大潮流,以尽量少的言语投入去传达最大量的信息,获得最佳交际效果。例如:网络在线申请简称“网申”;第一次面试,第二次面试分别简称为“一面”、 “二面”;以及。笔经” (笔试经验)、 “面经”(面试经验)等词也是缩略词。
  
  (四)类比构词
  索绪尔认为: “类比是语言创造的原则。”类比构词是以某个词为原型,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仿造出与之对应或近似的新词,词与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性。在词义表现上,由于有被类比词的对照,类比词的字面意义通过仿拟或类比关联,能大致体现词的实际意义,词的内部形式比较清晰,淡化了作为新词的陌生性。例如:。辛辣面”、 “霸王面”、 “网面”等都是以缩略词“群面”的基础上仿造出来的词;以及通过“裸考”一词,对应新造出“比基考”。由“面经”(面试经验)又有了“笔经。 (笔试经验);由2006年流行的“海选”仿造而来的。海投”、“海笔”、 “海面。这些新的话语形式,是用熟悉的材料填入熟悉的模式构成的,其形式和意义容易被接受,也使之成为流行语较为常用的构词形式。
  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最终能被一个群体接受,总是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任何的流行语最开始的出现都可能是一种临时形式,临时形式没有被一个社团或者一个群体接受都不能成为流行语。 “这个新产生的I临时形式的结构,或者伴随的环境,或者它们两者,总得或多或少有些不寻常的地方,使人记住这个形式。”从以上的构词形式看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有的是采用的新的表达形式,有的则是使用在了新的环境而产生了新的义项,有时则两者兼有。语言形式上新颖独特,语义上表达了大学生们在求职路上共同的心声,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在言语行为上也趋于一致,使用这些语言形式时在心理上自然能够获得一种认同感,因此能快速流行起来。
  
  三、对求职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着特质的流行语, “流行”在《辞海》解释为: “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其最大的特点是时代性,是一种流动着的符号表征。社会语言学“一方面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另一方面要从语言的变化或‘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我们从社会流行语中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脉搏,生活变化的轨迹,文化潮流的走向,大学生的求职流行语中能及时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心态的种种变化。
  大学生们踌躇满志,怀有远大抱负,希望在社会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而经济危机的席卷全球,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令许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忧心忡忡。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在“网申”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心态通常就是“海投”,在希望渺茫的“海笔”、 “海面”之后还需“群殴”、 “一面”、 “二面”,最后才可能幸运的获得一份来之非常不易的“offer”。从大学生的求职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因抱负与现实的差异、或者过高的期望值和客观的社会现实反差:从“炮灰”、 “校漂”、“杯具”等求职流行语中透着大学生们一些无奈和茫然;从“学士后”、 “找工路”也看出当代大学生求职路上的艰辛……而择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学生们也能正确意识到在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从“海投”、 “面霸”、 “辛拉面”等流行语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们直面现实、积极寻找机会的意识;从“拒无霸”等流行语中也反映出大学生不气馁,坚定地积极地思想……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