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两岸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出台,两岸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但不可回避的是由于两岸长时间的隔绝,本是一体的语言却在各自区域发生了某些变异,尤其是在词汇方面,这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这种词汇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对两岸之间的交流产生不良影响。如:如果有台湾朋友告诉你,跟你交朋友他感到很“窝心”,你可不能按照大陆的意思去理解,否则你会错失一份珍贵的友谊。原来“窝心”在两岸的意思是相反的,在大陆是“郁闷”的意思,而在台湾指的却是“开心”,对这种差异的不认识、不了解,有时会给我们带来误会,造成困扰,所以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些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以保障两岸顺畅交流。基于此,众多专家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两岸词汇差异的探讨,主要也是因为词汇能最为灵活地反映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的实际情况。讨论最多的是两岸词汇差异模式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只是不同专家学者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两岸词语差异模式研究
郑启五1981年在《台湾研究集刊》上发表了文章《海峡两岸用语初探》,这是一篇较早地对两岸词语差异进行探讨的论文。文章提出了台湾和祖国大陆汉语的四项主要差异:新词差、旧词差、译语差和方言差。
1990年,朱景松、周维网合写了《台湾国语词汇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一文,发表在《安徽师大学报》第一期上,该文对两岸词汇的差异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章将两岸词汇差异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台湾国语创造的大陆普通话中没有的新词;二是义同形异词;三是形同义异词;四是台湾国语中保留了一些旧词、旧义;五是从语法角度观察到的词汇上的差异。这篇文章还是比较具有启发意义的,探讨也是较为详细全面的。
1992年严奉强在《台湾国语词汇与大陆普通话词汇的比较》一文中,详细比较了国语词汇在词形、词义方面与普通话词汇的不同之处,然后专门探讨了国语词汇中的缩略词、比喻词语、文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的特点,并列举了大量实例。此外,该文还对形成台海两岸词汇差异的根源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1994年苏金智在《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一文中,利用语言学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通过台湾、香港同大陆词语差异的大量语言事实,讨论了40多年来两岸三地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2006年蒋有经在《海峡两岸汉语词汇的差异及其原因》一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两岸词汇差异模式:(1)一般词语,主要分为同形异义词和异形同义词两类。(2)称谓语,包括表亲属关系的称谓语和由身分、职业而得来的名称两类。(3)外来词,包括两岸音译词的差异和处理方式的不同两类。
除上述几篇文章外,探讨两岸词汇差异模式的论文还有苏金智的《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李文斌《浅谈港台和大陆词语的差异模式》,杨艳丽的《海峡两岸词语比较》及李慧的《从〈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看两岸的同实异名词语》等等。
对两岸词语差异模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统观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两岸词语分成同义异形、同形异义、同中有异三种基本模式,列举例证加以说明,使人们对两岸词语在词义方面的差异性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知,为后人的继续研究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三、两岸词语差异原因研究
对造成两岸词语差异的原因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度比较大的课题,取得的成果也更多,对其原因的总结,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1989年胡士云在《略论大陆与港台的词语差异》一文中,探讨了大陆和港台词语差异产生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政治的原因;方言和外语的影响;普通话和“国语”的不平衡发展;词汇规范工作无法在统一的环境中进行;生活节奏的不同;大陆与港台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等等。作者强调,这些原因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互有交叉,甚至互为因果的。
刁晏斌在《大陆台湾词语的差别及造成原因》一文中,将导致两岸词语差异的原因归为了两类:一是语言自身的原因,另一个则是语言以外的深层次上的原因。语言原因就造词或构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古今差别;新旧差别;译音差别;音译与否之别;方言之别;简缩之别;事物命名方式或角度不同。语言以外的原因则主要包括: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意识等的差别;与外国接触及开放程度的差别,除这两条外,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诸如两地处于不同的方言区,两地人民在生活条件、方式、习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等等,但相对来说,这些都是次要一些的原因了。
1994年,苏金智在《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地域文化对两岸词语差异造成的影响。他认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是决定这两个地区与大陆词语使用上差异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就是两地区受方言影响比较明显,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00年,於贤德、顾向欣在《海峡两岸词语差异的政治文化因素》一文中,专门对台湾和大陆汉语词语不同的政治和地域文化原因作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如下新的见解:政治上的不同其实是国共两党不同政见、不同政制、不同构成等原因造成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现端倪,现在的不同只不过是进一步“扩大化”而已。该文也提到了地域方言和文化点的原因。
2006年,蒋有经在《海峡两岸汉语词汇的差异及其原因》一文中,也对两岸词汇差异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探究两地语言词语的差异,得从社会原因着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政治制度下的语言政策的差异;具体社会生活的差异;特定的区域文化的作用;外来词语的影响。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语言自身的某些原因也会导致两岸词语差异,比如两岸在词语使用时范围的差异等。但从根本上看,还是由于两岸长期隔绝,仍然属于社会原因。
除了上述论文外,还有一本专著,就是汤志祥的《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9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汉语词语研究现状》,该书专注于90年代这一时段两岸三地词汇的共时现状和历时变化,着重探求华人社会的不同社区在汉语词汇方面的“共同底层”及其“各自表层”在不同层面上的变异,从而探讨汉语词汇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向和走势。此书费时十年,花了作者很大的功夫,收集的语料非常丰富,分析细致详尽,创见颇多,精彩纷呈,使汉语的词汇研究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