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

来源:nylw.net 作者:周红金 发表于:2014-06-03 14:04  点击:
【关健词】“女书”传承;女大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 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在理念上甚为契合,其实质都是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女书作品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女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鲜明,女书传承形式多元化的人文行为建构,这些都是夯实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传统基石。高等院校在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女书”传承的社会功用,使女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2?0079?03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星荟萃。女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芬芳持久之花,也是世界女性文化的独特之花,它禀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已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高等教育重视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女书传承的应用教育对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提升极具重要意义。高等院校应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女书禀赋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女书及其作品反映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礼教、乐教、诗教的思想,把礼教、乐教、诗教完美统一地结合起来,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体内容,是对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纲领和教育内容的贯彻落实。
  女书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媒介,一般只在女性中传播和习得。女书成为对女性进行礼教、乐教和诗教的媒介[1]。在这里没有传统教育中光耀门庭的人生夙愿,也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她们只为交友而学,为兴趣而学;再则,女书文化传承也是女性对平等、独立和自由的吁求和践行,这也“正验证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心性之学,即道德自我修养,包括审美情趣等等”[2]。在这种特殊的女性教育环境下,江永县潇水流域的女性“通过女书歌堂和女红活动,享受教育的乐趣和生活的精彩,把女性的日常生活实践、 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学习女书这种女性文字有机结合,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女性的学习更生活化,更能满足各种女性的学习需求, 在中国女性教育史上勾勒了一幅美丽的图景”[3]。
  “女书”自1982年的江永田野调查中被宫哲兵教授发现至今已30余年,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女书和女书文化的视角大致为:女书的文字符号体系、女书的方言学和民俗学研究、女书历史文献的整理和校释、运用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女书和女书习俗保护方面。此外,对女书的研究,港台和国外学者也倾入了极大的心血和热情,也取得了较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前,乐伶俐从教育学的视角对女书与女性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她认为女书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书学习属于非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范畴。女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和人文素养缺失及缘由做了初步分析,然后剖析女书的当代社会功能,论证其禀赋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对培育当代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所起到的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解构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
  培育女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文素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创新是一个在掌握已有的旧知识体系下产生和运用新知识的过程。要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科学生产力,要提炼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提升女大学生人文素养,关键在于主体的创新思维。明确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mupter),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并且赋予“创新”以明确的经济学方面的内涵,认为创新应该包含如下的五种情况:开发一种新的产品或开发一种产品使之产生新的特性;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或者处理产品的一种新的商业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为原材料或半制成品获取新的供应来源;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组织形式[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术界已形成一个创新概念的共识,即创新这个体系是由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这两部分组成。人文素养是一种文化品性,具有历史的连续性与文化的传承性,凝聚和沉淀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组成。女大学生在创新思维方面,应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和通过实践(实验)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对人文知识吸纳与内化。她们通过对文史哲等中国传统人文科学知识理论的学习,启迪了思维,丰富了想象,陶冶了情操,从而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萌发。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而合一建构而成的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和思考。
  (一)人文知识是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各种文化的总称。包括道家、佛教和墨家等文化形态和文史哲艺等表现形式。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有别的一种知识类型,由日常生活和实践的通用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组成。学习文史哲艺都可以获得这种系统性、理论化较强的专业知识。女大学生不仅兼具女性的细腻与感性的情感,还具有知识修养和修为,在创新思维的启迪下,这种人文素养更能彰显人生真谛和提升人文境界。此外,人文知识有别于自然知识的是其可以传递大量的默会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如在吟诗作对时的意境之美,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对鬼斧神工的绝妙之叹。而且,在欣赏同样的艺术作品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文知识还具有抽象性和提炼性。故此,夯实人文知识是女大学生创新人文素养的基础。
  (二)人文精神是女大学生创新性人文素养的灵魂
  人文精神崇尚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意义和自身价值,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对人尊重,把人作为评价价值的尺度和标准[5]。女书文化是禀赋了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她同样关心的是现实中的人怎样通过各种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成为女君子,进而实现女性社交圈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女书文化传承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和阐发。人文精神具有人类的共性,更具有性别的个性。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在了解人类人文精神共性的基础上更需要了解女性的传统文化,体认女性的人文精神。女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和语境下建构的“家”才会是心灵的栖息地和梦想的放飞地。在这个女书文化传承的“女性家园”里女性的自由至高无上,她们以女书会友,以女书传递情感,她们因志趣相投而结交姊妹,因心心相惜而相互教育,但是她们又都是自由的个体。她们在这里谋求到自己情感发泄的机会,寻找精神互慰的乐园,女书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上培养和发展[6]。这片自由的精神土壤禀赋了旧时代女性对传统礼教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诉求。她们以积极的态度,以女书为媒介,结交姊妹、交流情感、相互鼓励,形成了一个相互认同的社交空间。女书文化传承的多元化教育所建构的无形的心灵归属空间恰恰营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良性空间,因此,如何吸收并弘扬女性优秀的人文精神对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文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