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德育教育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刍议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杨帆 段素贞 发表于:2010-11-23 09:42  点击:
【关健词】古代德育 民族精神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的精神财富,是为中华民族绝大数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一脉相承、连绵不绝,且不断超越自身,形成新的文明境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被传承下来,探讨研究民族精神的内容和传承为我们研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民族成员整体精神风貌、深层心理、价值取向且内化全民族的性格特征,为全体民族成员所接受和认同,并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的精神财富,是为中华民族绝大数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尚中贵和、博爱大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这些民族精神,几乎都是在中国古代德教过程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而最终成为民族性格和共同价值观。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
  儒家首先倡导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乾卦•象传》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运行刚健不息,君子应当学习这样的品质,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家创始人孔子和继承人孟子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倡导者,也是带头实践者,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执著,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态度都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历代德教的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性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今天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个人成长、成熟的可贵品质,更是国家、民族复兴的动力。
  二、“厚德载物”的精神
  “厚德载物”一词最早也是见于儒家经书《周易•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博厚宽广,君子应当像大地那样容载万物。这句话最突出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宽厚包容的精神。这种精神为儒家首倡并身体力行。
  “厚德载物”的精神传承至今,不仅是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也是当代一个健康人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民族发展,必须具有包容的心态,宽容的精神,吸纳一切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发展自己。个人发展,需要宽厚,需要包容,现代人只有学会相处,才会走向成功。因此,“厚德载物”的精神,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也必须继续传承的民族精神。
  三、“天下为公”的精神
  “天下为公”相传也是孔子的思想,最早见于《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过孔子是对前人“天下为公”精神的总结者(《诗经》中就多次出现“夙夜在公”的赞美诗句)和倡导者,是典型的尚公的道德取向,也是典型的民族精神。“天下为公”的精神最早应该是儒家的政治理念,也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后来历代杰出的政治家继承了这一精神财富,并逐步积淀为一种精神。
  “天下为公”的民族精神与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今天,她已然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形成了天然的契合,也已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核心的道德品质。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今后都将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四、“尚中贵和”的精神
  “尚中贵和”一词的重点在于“中和”二字,“中”就是适当、适中、中正,“和”就是“和谐、协调”,意思是崇尚中庸,以和为贵,这二者都是东方哲学的范畴,也包含了东方美学的意蕴。关于“中”的内涵的论述,最早、最明确的还是孔子,孔子说:“过犹不及也。”“中庸”是一种大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最早由史伯倡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的就是把握好分寸,处理好关系,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范畴。“中”与“和”结合起来,就成了儒家最完整的“中庸”思想了。《中庸》说:“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得其位,万物乃生长发育。《中庸》还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意思是说“中”是天下最根本的法则,“和”也则是最普遍的规律。
  这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最典型的描述,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中庸”即中和,但不是平庸碌碌无为,而是追求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较为完美的平衡点。“中庸”是修身之法又是治国之道,历来为先进政治家所重视。梁启超、孙中山视为国宝。毛泽东改造中国也从改造中庸入手,曾用“矫枉过正”指导农民运动,又以“过犹不及”指导延安整风。
  “尚中贵和”的精神传承至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点之一。对于政党也好,政府也好,管理社会,绝不可与民争利,更不可走极端;既要“用其中”又要追求“和而不同”,假如能够做到这样,我们民族将迎来一个全新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新时代。
  五、“博爱泛众”的精神
  孔子“泛爱众而亲仁”是对“博爱泛众”最早的表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博爱泛众精神的最早注解。孟子将其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另一部经典则表述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与孔孟同时代的墨子也有类似的表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儒家及其一脉相承的“博爱泛众”的精神,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仁爱精神,一种泛爱态度,也是一种高尚品质,成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伦理基础。
  除了上述中华民族精神本质特征外,还有“勤劳俭朴”的精神等。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