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模式的转变及教育技术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教学(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进程,便于教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职能单一;二是学员只是被动接受;三是教学手段单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中的作用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按教学设计理论,整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教学媒体,各展其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和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系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它突破了计算机与多种电教设备的界限,融电脑、电视、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根据需要可随意处理文字、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形成智能化的终端,为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把微观概念宏观化,有助于将授课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大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纵深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现实中,课件的设计以及教学的具体实施,都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违背了教学规律,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成为教学的促进器而成为教学负担。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仅限于其工具功能,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使教学重点和难点更明晰,促进其掌握各种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易于发生。所以课堂教学不能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应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鼓励师生在课堂进行积极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技术和教学的完美结合。从人发展的角度、从多媒体自身的特性、从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来看,教育技术是一种新型教与学的手段,它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无条件运用有可能妨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沦为满堂灌的另一种不良教学形式,这种呆板的电脑教学反而有害无益。另一方面,某些教师容易出现被多媒体课件所异化的现象。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部分教师没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为了使课件制作更加精致和完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反复运行和演示课件,如此以来,教师忽视了本职工作,异化成为课件高手而不是教学能手。
四、如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效果
(一)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不能简单地充当电脑操作者和讲解员的角色,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使课件在教师的操控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二)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包括传统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祥增,刘兴波.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曲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
[4]杨荣华.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经济体制改革,2002,(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