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基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任辉 张波 发表于:2010-10-23 13:52  点击:
【关健词】害羞;消极自我评价;社交技能
害羞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害羞的定义和分类,描述了害羞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众多不适,干预害羞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情况。

害羞,是一种广泛存在但又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心理特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害羞的体验。跨文化研究也证明了害羞的普遍性,在各种文化中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报告经历过某种程度的害羞。伊拉克发生害羞的比例相对较低(3l%),日本则较高(57%),台湾是55%,墨西哥、德国、印度、加拿大和美国比较相似,都在40%左右,中国大陆尚没有这方面的统计。
  短时间的情境性害羞在日常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许多研究者将害羞视为一种可能会引起问题的性格特征,有时候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带来不愉快的影响甚至障碍。例如害羞的人由于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而在社会交往中产生不适感,从而限制了他们社会交往的愿望。因此,研究害羞是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一、害羞的定义
  
  害羞一直被描述为一种性格特征,一种社交态度,或者是一种抑制状态。它被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被他人评价,因而产生一种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担心或尴尬的倾向。很多研究者都在试图发展一个比较客观的定义。例如,Buss认为害羞是在社会情境中,特别是有陌生人存在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不适、抑制和窘迫的状态。Pilkonis认为它是一种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不能自然地进入社会情境。Crozier指出害羞者突出的特征是他们倾向于花很多时间监控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担忧自己给别人留下不佳的印象,因而变得非常不安。曾有研究者指出,中度害羞的个体表现为不愿意接近他人,或是不愿意进入一种被他人注意的情境,除非他们能确定可以随时逃离别人的关注。但是后来的研究证明,害羞的人并非不愿意和他人接触,他们仍具有交往的动机。
  
  二、害羞的分类
  
  Buss将害羞分为两类,一种是恐惧型害羞,另一种是自我意识型的害羞。前者发生较早,表现为对陌生人和新奇刺激产生恐惧;而后者开始于五、六岁左右,此阶段正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并有能力考虑他人观点的时期,对自我公众形象的过度觉察可能是这类害羞的主要原因。虽然早年许多儿童在陌生人面前都会表现出谨慎,但只有当害羞状态持续到儿童中期才可能预示他们存在某些问题和障碍,比如低自尊、孤独和焦虑等。
  在Buss的理论基础上,L.Henderson推断与恐惧型害羞的人相比,自我意识型害羞者由于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想法,因此更容易消极地看待自己。他们常认为自己在社交情境中得不到重视,过高地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态度,这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自我责备和被羞辱感。
  Pilkonis将害羞者分为隐秘型害羞和公开型害羞。隐秘型害羞者常有生理上的唤起、主观上的不适感以及对负面评价的恐惧,但通常仍具备社交技巧,只是由于自我怀疑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而公开型害羞者常伴有笨拙的行为和社交上的失败,因此他们的社交技巧较差,社会适应能力更糟。
  Zimbardo将害羞的个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那些不寻求社会交往而愿意独处的个体;第二类个体不愿意接近他人,他们缺少社交技巧和自信;第三类类并非不愿与人交往,他们的社会期望值过高,他们担心达不到相应的社会期望水平而采取回避的方式。
  还有人将害羞分为长期害羞、情境性害羞和害羞外显三类。长期害羞是指个体自我承认害羞,并且在很多社会情境中都会出现害羞反应;而情境性害羞只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才会出现害羞;害羞外显是指个体经历了焦虑和消极的自我评价,并且显露出来。长期害羞者常伴有抑郁情绪和对消极评价的恐惧,这种抑郁的情绪会明显干扰他们想要从事的活动,也会干扰其实现个人或职业的目标。
  
  三、害羞对个体社会适应产生的影响
  
  害羞会给个人的社会适应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害羞的人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交的情景,言语和非言语表达都比较少,他们在与异性交往中更加不主动、沉默的时间长、很少约会,因此他们通常感受到较多的孤独。有的研究者提出害羞也许是社交恐怖症的先兆。
  害羞的人常认为自己缺乏社交能力,对社会交往的效果看法悲观。从而为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失败找到借口(比如:我没法那样做,因为我害羞)。另一方面,他们也会责备自己社会交往能力缺陷,因而比别人感受到更多的羞辱。这种倾向在耶些接受治疗的害羞者中更为明显,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存在明显不信任和怨恨等消极想法。
  Zimbardo等人指出害羞的人有以下七种人际交往方面的闲难:①社交问题:不容易与人相识、结交新朋友、享受新的或不同的经验;②负面的情绪:如焦虑、沮丧和寂寞;③难以自我肯定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过度的沉默,致使他人无法认识自己真正的特质和才华;⑤不良的自我投射,给他人一种不友善、势利以及不愿与人交往的印象;⑥在他人尤其是陌生人或团体面前存在沟通和思考的困难;⑦过度的自我意识或过分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害羞变得更严重时,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进一步的恶化,使个体将其社会快乐最小化,并使其社会不适应和隔离感最大化。持续的重度害羞使人长期与世人隔离,从而引起严重孤独或其他相关的精神疾病,或者引起其它慢性疾病从而导致寿命缩短。
  
  四、害羞的干预方法
  
  干预治疗初始时一般要进行广泛的评价,例如结构化的临床访谈,填写害羞问卷、恐惧消极评价量表和抑郁问卷等。治疗方法有认知修正、焦虑管理或社交技能训练等。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上所有这些内容,为期26周,被称为社会适应性训练模型(SFTM)。它的特点是采用情景模拟,利用其他组员或者外部协作者模拟令害羞者感到恐慌的情景(例如和同伴聊天),这种方法被称为行为家庭作业和技巧工具。这个模型还包括积极社会行为的教育和训练,例如建立信任和亲密感的技巧、克服适应不良想法的练习,以及调整自我概念使其更为适应的认知模式等。正如SFTM所展示的,任何成功的治疗都必须从认知、行为、生理和情感几个方面,将形成个体独特害羞体验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往有研究指出高科技技术可能干扰现时人们的人际交往,因此增加害羞感和孤独感的发生。不过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害羞者并不比其他人更多地使用网络工具。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在群体中使用高科技如网络视频环境,还有可能减少害羞体验,例如参加一对一或群体的交流活动、或者在网上与他人交往都能减轻相应情形下的害羞感。借助通讯技术的交流也能增强面对面交往的能力,使害羞的人更易于建立新的关系。其解释是害羞者内心希望与他人交往,适宜的交往将会减少他们的焦虑,此外降低失败的威胁也能减少害羞者的自我专注,从而改善其社交表现。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