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视觉传达设计定义简述
视觉传达设计,简言之,正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其设计过程超现实的带给现代生活全新的视觉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视觉信息的传播,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研究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怎样的视觉信息才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追随何种理念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最终获得视觉传达设计过程和结构构成的更完整表达。
2. 关于设计理念的理解
对于理念一词的解释,《辞海》中有两种说法,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性的形象。”
一个时代的艺术设计理念总是建立在当时客观存在的文化、艺术、经济技术等因素的进步与发展程度之上的,体现着时代的创新精神。设计师只有始终以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生活,更深层次去挖掘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从而在不断肯定,无形之中始终贯穿与整个设计过程的理念“设计追随需求”。
3. 设计追随需求
设计的目的性归根结底还源于人们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这种需求是设计理念变革的最强动力。它不断地产生,随之得到满足,不断地推动设计向前发展。
3.1 物质需求在现代社会中趋于饱和
物质需求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谈到精神需求。在社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的时代,人们关注的是怎样生存,想法单一,富裕的物质生活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所以对于身边的其他事物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观察它,对于设计而言,它所要遵循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说是完全成功了,根本不用考虑其艺术美学价值。
就以新中国的包装史为例,简单的阐述一下设计理念在这一时期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包装是根本就没有任何设计性可言的,直到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中谈到了“出口商品的包装问题,要好好研究一下”,从此正式拉开了我国现代化包装设计大变革的帷幕。
正逢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物质需求随之逐渐得到满足,于是人们开始从怎样生存转向怎样生活。
从而以往那种单一的追随物质需求的设计理念是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促使设计的侧重点慢慢倾向于精神需求的方面,从而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3.2 精神需求在逐步提高
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求取而代之”。
在社会生活逐渐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已经满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性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于精神和情感的关注显得更加重要,人们不但需要高科技更加需要高情感。在精神化设计方面,形式追随情感将显得更加重要,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在设计中所占比重将更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逐步升级,在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
3.2.1 广告设计服务精神需求
这里就广告设计对消费的影响为例来进行简单的阐述,广告中的产品为什么那么倍受消费者青睐,就是因为它在产品精神层面的精心设计与布局打动了消费者,这些产品除了功能层次外,在精神层次上构成的要素较多,比如专家、明星、科技成分、各种荣誉、各种证言、各种事件等等,以上这些内容就构成了一个产品在精神层次上的完美呈现。任何产品本身都具备功能层次与精神层次,而任何消费者的需要也同时具备功能需要与精神需要。
3.2.2 包装设计中体现的精神需求
包装设计的过程是如何塑造产品形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产品形象塑造与大众消费不仅仅是一个讲求商品实用和符合包装物理功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应贯穿整个包装设计理念的思维全过程。
设计就必须根据产品和目标消费群的需求来进行,即编织一个梦来满足消费者精神生活的需求。包装设计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要,即商品以及包装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否体现出了消费者的身份、品位甚至情趣爱好。在商品销售这一过程中,消费者是主体,如何激励这个主体,即消费者想要什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希望得到怎样的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包装设计理念追随的重点。
4. 视觉传达设计新理念的主导地位
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不仅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的所在,也是设计师的责任。因此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是现代设计应该追随的新理念。
总而言之,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人类文明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充分理解人类得精神需求和尊重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正确对待设计,把握住最新的设计理念,不断的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成伯清、李林艳编著.《消费心理》[M].南京大学出版. 2005.5-6.
[2] 尹定邦著.《设计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1,2-3.
[3] 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1-2.
[4] (美)唐纳德.A.苦曼著.《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 2003.2-7.
[5] 任立生著.《设计心理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