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争议”带来的教学价值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张玉芹 发表于:2010-10-18 10:44  点击:
【关健词】争论,语文课堂
学习《童年的发现》,学生会问:“为什么费奥多罗夫的笑会被老师误解?他为什么不辩解?”读了《骆驼和羊》,学生们争论:“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到底对不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争论众多。

一、课堂争议的作用
  1.课堂争议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只要教师引导有方,课堂争议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的难得机遇。
  2.争议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画卷”,而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学生理解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而争议可以有效地推进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争议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议的主要“武器”是语言,参与的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集中,智慧“火花”才能竞相迸射。
  二、科学恰当地运用课堂争议
  (一)激发敢于争议的精神
  要充分发挥课堂争议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激发学生敢于争议的精神。儿童的模仿性较强,相对而言,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同时,由于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灌输接受意识的影响,往往使学生不习惯于去深入思考问题,强化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培养学生敢于争议的精神就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的培养,应从“于无疑处求异”开始,因为“疑”是争议的起点,他们有了“疑”才能去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议”的思想基础。
  (二)营造便于争议的条件
  争议具有普遍性特点。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千差万别的。在语文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保护学生独立见解的意识,而且善于把学生有价值的不同见解,适时引发为中心明确的议题,营造利于开展课堂论辩的条件,以求通过争议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一位教师在教授《跳水》这一课时,抓住一位学生提的一个颇不显眼的问题:“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适时地引发了一场课堂争议:
  师:刚才有一位同学问: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请大家揣摩课文,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要说出理由来。
  生:会的,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摔死的惨状,所以会开枪打死自己的孩子。(笑声)
  生:会开枪吓唬孩子。
  生:不会开枪,是因为打死孩子就断了后代。
  生:会的,因为开枪是吓唬他,是逼他跳水。
  生:不会开枪,一开枪,孩子会摔下来的。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想想父亲会不会开枪。
  师:喊“三”是喊了,如果他要开枪,还喊“三”吗?“一、二”不跳,“砰”对不对?喊“二”孩子以为要开枪了,就不顾一切往下跳。
  生:(齐)父亲是为了救孩子,而且知道他会跳的,结果正是这样的。
  (三)培养善于争议的能力
  争议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认为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争议的结果,孰是孰非,当然取决于不同认识本身的科学性,但争议能力强,也是争议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语文课堂上的争议,还有其特殊意义,即争议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过程,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议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议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一课,以组织课堂争辩的形式开展深读活动。针对课文组成的三个小故事,教师总结出三个论辩题:(1)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完璧归赵)(2)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渑池之会)(3)廉颇到底有没有罪?以此来促使学生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的言语表达,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争议的能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