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写作能力提高之浅思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朱斗珠 发表于:2014-08-18 15:42  点击:
【关健词】农村学生 写作现状 对策 指导
摘 要:身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这样一种真切的感受:一到写作训练课,就会面对学生无助眼神与求助的目光。因为学生见到作文本就怨,未写先愁,满眼无助。面对如此场景,教师可算欲笑颜不开,思考着怎样才能把学生害怕写作这一现状快速改变,还学生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春天。本文将就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达成这一愿景进行阐述。

        身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这样一种真切的感受:一到写作训练课,就会面对学生无助眼神与求助的目光。因为学生见到作文本就怨,未写先愁,满眼无助。面对如此场景,教师可算欲笑颜不开,思考着怎样才能把学生害怕写作这一现状快速改变,还学生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春天。其实,只要我们面对现实,立足学生实际,多开动大脑,多查找原因,多思考对策,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提高也并非遥远。
  一、农村初中学生写作畏难的现状与成因
  1、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缺少写作的素材。其实,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绝非往昔,精神生活与物质条件都很充裕,各种田间劳作与村社活动,学生都应该是有条件去实践的。但是,由于现在孩子较少,学生安全重视度很高,家长们这样不让做,那样不许碰,再加之学校在安全等方面更不敢忽视,因此,学生生活与活动就受到莫大的限制。比如走读生,每天是学校——家庭,过的是两点一线的日子;而校内寄宿生呢,也是宿舍——食堂——教室,过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况且,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教学质量观的趋势下,他们在学校,作业、练习、考试,日程满满,压得喘气的时间都得挤;在家里,家长管理理念也存在问题,一是只要学生在家埋头作业,就是好孩子,二是根本未订阅杂志、报纸、课外书。这样一来,学生对身边的生活观察、感受、思考和体验还有吗?学生不仅感到生活枯燥乏味,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心理压力。所以也就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感到“没有味道”了,习惯于无视与冷漠。因此观察、感受和体验的行为也随之消散殆尽。
  2、课外阅读量少,知识储存量不多,思想贫乏。原本初中生的词语、句子积累量就相对薄弱,而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原因何在,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受应试教育及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不良读物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要么被各种练习占满,要么把时间用在阅读不良读物上。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作文能力的提升从何而来。
  3、语文基础知识差,基本技能弱,连写字、造句都存障碍。甚至有些学生平时说起话还口语化相当严重。人人都知道,作文是由口头语言上升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转化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时间想有太大的突变,谈何容易。
  4、写作积极性不高。有些同学由于在小学时的写作就不咋的,而上了初中后,我们的初中语文老师也没忽略了这一点,在讲评或打分时,没有相应地放低要求进行评改,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写作,没有注重评价时的激励性与过程性原则。最终导致学生一直将作文当作是苦差一件,成就了学生的不良心理暗示。
  二、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路径
  1、利用有限资源,尽开有效活动,积累生活素材。
  首先,观察能力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思考和感受都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而且这种实践应当是切实的、深入的;离开了生活,任何的习作都会变得空洞、干涩。我们要教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提高感悟,积累写作素材。 其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语文活动或体育活动;或带学生到当地的养老院帮助老人干活;或其它一些有意义的好事。再次,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身边出现的一些情况,积极地展开社会调查活动。比如,在校园中调查同学们脏话满口、乱吐、乱扔现象;饭堂的插队现象;学生翻墙现象等等。这样不仅使同学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经历来增加直观感受,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2、组织阅读,积累知识,引导生活思考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重要的源泉。阅读不但能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还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阅读资源-------图书室和阅览室。如:每周都安排有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进入到学校阅览室进行阅读。其次,规定阅读数量。按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要达到50至100万字左右。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知识基础及阅读条件进行科学的规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达到这个要求。第三,创造阅读条件。学生的积极性是需要教师进行激发的。我们的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想尽办法让学生有书可读。比如,可以在班里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以便学生们的书籍能在相互间传阅,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3、课堂教学中尽量夯实语文基础知识,积淀学生写作的能源。
  农村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我们更要加倍下力气,想尽办法把他们的基础知识提高上去。首先,要求学生对每篇课文里需要掌握的词汇必须过关,并在此基础上布置相应的课外词汇,让学生进行积累。其次,对学习过的知识,应教学生如何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在进行写作时及时用上相关词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善于捕捉闪光点,及时输送正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尝试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尝试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学生如果连续的失败,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消退,甚至丧失殆尽。而目前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失败的人数、次数要远远高于成功,少数的同学还被排冠名为“失败”的代名词。因此,这些同学更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厌烦心理,自然也不会想去进行写作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注意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比如:学生这一次写的作文还是和前一次没多大的区别,构思、条理、语句的通顺等等都乏善可陈。那么,我们就得从他的书写上,字数上,甚至这次的错别字较少了等方面去表扬,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输入自信的原动力。
  总之,农村的教育天地更广,责任更坚,使命更大,我们扎根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认真面对现实,善于思考,酌情分析,因材施教,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相信“还学生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春天。”这一愿景不会太遥远。
  参考文献:
  金振邦 《阅读与写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苏立康《中学生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