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化教学,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主题背景下,在主题任务的驱动和完成过程中,学习、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利用合适的工具、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整个学习过程,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显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与其他学科知识性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当前信息化教学发展动向的一种全新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化教学实质上是建构主义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教学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为主,教师加以组织、引导、协调,这种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强调锻炼和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分析、整理、运用能力,强调学习的全程性,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为重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主题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般可分为五个环节:营造氛围、确定主题、完成主题、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
(一)营造氛围
通过知识讲座、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先期“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探究动机,使学生产生完成主题的需求。例如:在“人类资源”这个互联网主题教学中,我们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提出过度开采、严重浪费、缺乏保护意识、人类遭受报复等严峻的现实问题,营造研究氛围,使学生明确研究“人类资源”这个
主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探究热情,从而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引导到要研究的主题之中。
(二)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确定主题后,应着手构思完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对主题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也可将一些大型主题分解成几个小的主题进行专项研究。
(三)完成主题
完成主题是主题化教学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第一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经确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网络浏览、搜索,获取相关的信息。遇到困难阻滞时,通过学生自我研究、协作探讨、经验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辅导,巧妙地引出完成下一个任务的方法或技巧。在这个阶段,通过搜索引擎的使用使学生掌握高效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步,在获取信息后,要培养学生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例如,在“湛江网上游”主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把查寻到的网址一起进行分析,选择有用的信息,保留合适的网站,然后再交流感兴趣的网址,相互进行学习探讨。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步,每个学生根据得到的不同信息形成初步的学习体会或研究成果,并以文字、图片、多媒体或者个人网页等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在“中国加入WTO”主题教学中,学生通过浏览不同的网页获取了许多信息,同时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此时形成的观点可能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偏颇。但这些都不重要,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课中最重要的内容。
第四步,对形成的初步成果进行研讨。研讨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网上远程交流等形式展开。此阶段,教师身为组织者、引导者,在讨论中要想方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经过充分的研究、讨论后,再根据收集到的新信息,完善自己的学习体会或者研究成果。此时,可以适当拓宽信息来源渠道,除互联网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视、报刊、书籍、电台、采访等途径获取信息。学生在众多的信息来源的使用对比中,可以体会到互联网的优点与不足,并能检验自己的结论与成果是否正确。
在教学实践中,完成主题的几个步骤是不断重复的。无论是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主题,都在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不断进行研讨、完善、修正。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由错误走向正确、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幼稚走向成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也会从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实现从外部特征的描述到内部规律的探寻、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四) 成果展示
完成阶段性的成果之后,学生还要学会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对完成的主题进行展示与交流。教师可以指导和组织学生通过E-mail将自己的成果发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亲人,也可以将其做成网页的形式在网上发表,还可以制作成电子幻灯片在课堂中与同学交流。在教学中,我把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链接到学校主页中的“学生天地”栏目中去,让学生通过学校主页中的“学科论坛”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总结研究成果,同时,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尽量给予学生鼓励、表扬,对成果的评价关键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内容并不重要,关键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主题化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内容广泛,层次分明
主题化教学的内容既可以是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甚至还可以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保、交通、能源、旅游、外交等等相关问题,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不一而足。但是,在课题设置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等因素,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二)知识融合,和谐发展
主题化教学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依照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将自然、社会科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体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学生自主,教师为辅
主题化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程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研究主题的形成、教学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辅助性指导。
(作者: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中学 苏勇)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