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意义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具有选拔性的评测。但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信息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小学、初中、高中各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该现象仍然存在。如果不注意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将不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个性化发展,甚至难以组织有效的班级教学。
一、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原因
造成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教育大国。各省(市)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同一个城区相邻的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差距。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不配置计算机进行这门学科的教学,其效果几乎为零。普通高中招录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各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教学要求不同(2001年新学年前,信息技术课为选修课)。部分学生接受到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摸过计算机。初中学段的新生存在同样的情况。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情况不同,是造成高中、初中学生信息技能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家庭对接受信息技术是否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别在小学阶段,一些地区已取消小学升学考试,部分家庭为培养孩子的特长,购置了计算机,甚至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各种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知识。这些孩子在校外受到计算机操作训练,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信息技能存在差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学生个人是否对计算机有兴趣,是学生信息技能差异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名言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计算机知识的传播呈开放性,学生不必到中小学校才能学到计算机知识,获得信息技术技能。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和带来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人际交往的便利、虚拟世界的神奇强烈地吸引着生性好奇的中小学生。一部分学生为了进入互联网世界而学习了不少计算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则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本身感兴趣,而形成了“电脑发烧友”一族。“发烧友”对计算机某种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自己的老师。国内有一位大学教授曾经说过:学校中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但似乎只有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存在着“学生成为教师的教师”的现象。
二、《指导纲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是我们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安排,这种组织形式从低学段到高学段,内容不出现重复,如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另一种是螺旋式安排。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出现重复,但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如中学物理课中的力学,初中讲力学,高中也讲力学,但对力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有较大的扩展。
《指导纲要》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六个模块,初中七个模块,高中八个模块。每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内的教学内容采用直线式安排,也就是把各模块组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而各模块的内容又相对独立,基本上不重复。但从中小学整体教学内容上看,又呈现螺旋式的特点。比如三个学段都有操作系统简介,要求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这正是《指导纲要》针对我国学校的实际安排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对中小学生的要求,应该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去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而不是对工具本身进行不断的深入学习。况且,现在软件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使用起来更容易、方便。纵观一些发达国家,强调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它们十几年前的做法。这些国家现在已经不再开设这样的课程,而是把信息技术很自然地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学习中。这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校发展的最佳阶段。但在当前我们必须强调开设信息技术课,否则,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将没有机会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因此,《指导纲要》对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采取直线式、各学段之间采取螺旋式,正是考虑到我国学生信息技能存在的差异,是为了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均可“从零起步”。对各学段相同部分的内容加深,主观上并不是为了更深入地掌握同一内容,而是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特点,学习同一内容所表现出的差异。
三、忽视学生信息能力差异产生的几个问题
1.阻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教学中只按照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教学,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教师先入为主地认定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门课程,其信息知识和技能为零;要求所有的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练习,完全没有考虑已经具备一定信息技能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些都会造成在一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部分学生的信息技能未获得进一步发展。曾经有一位爱好电脑的小学四年级学生问自己的父亲:电脑课什么时候学新内容啊?父亲翻看了一下孩子的电脑教材,回答:等你小学毕业时都不会学新内容了。
2.忽视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差异。技能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按操作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操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符合法则的随意运动方式。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活动方式。按照《指导纲要》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去收集、分析、处理、应用信息。学生在系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之前,学生之间表现出的信息技能差异,侧重于操作技能方面。而对信息的重新组织,分析利用的过程是一个智力技能活动的过程。这个问题已经出现在先行的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中。教师在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之后,却不知道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学生的操作技能强,不一定相应的智力技能就强。忽视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
3.部分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的兴趣。目前,信息技术课时少,学校对教学质量又无硬性要求。高、初中升学压力大,重点学校班额大,部分从未接触计算机的学生面对计算机不知所措,这部分学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重点辅导,而周围的同学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巨大的反差将会引起心理上的焦虑,久而久之,兴趣就会消失,甚至转向拒绝。
四、认识学生信息技能差异,促进全体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
1.提高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的全面认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学科,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同其他文化基础课有较大区别,可以说信息技术课当前正处在探索、研究之中。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正在成为文化基础课的先导,甚至是文化基础课明天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技术课教师处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但目前部分信息技术课教师缺乏对本门课程的整体、全面的认识。以为信息技术课=计算机的操作课。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水岭: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对象来学习,另一种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技能,一种工作、学习、生活的手段来学习,并能用这种技能适应现代社会。
2.先基础,后应用。面对学生之间信息技能的差异,采取任务驱动式组织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和电子作品设计阶段。对应用软件基本操作的学习,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给出的去做,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每个章节的初始教学。待全体学生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学到的技能去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讲“发电子邮件”时,任务是发送邮件,而邮件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定,汉字输入速度慢的学生内容可短些。其结果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全体学生信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3.促进学生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和谐发展。学生完成了基本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让他们开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还会碰到没有学到的知识,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属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则要单独辅导。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用Word制作电子版报”,学生需具有一定的Word软件操作技能外,对版式设计、美化需要美术基础,组织版报素材,还需要语文知识,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综合等技能,这些都属于智力技能范畴。
4.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必安排得太满,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些“自由活动”时间。学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如《开天辟地》)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上网阅读网站上的新闻,欣赏校园网服务器上存贮的电影、动画片,甚至可以玩一些健康的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那些刚接触计算机的学生,在玩中认识了计算机,掌握了鼠标、健盘的操作。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氛围。
5.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通过成立信息技术学科兴趣小组的形式,将部分信息技能水平较高、十分热爱信息技术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予充分指导。让他们学习比较高级的计算机知识,给出一定的有实际用途的任务,如学习比较高级的网页制作工具,负责本班级甚至本校的网页制作与维护,参与教师课件的制作活动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学生自己的成果跃然出现在网上,不仅创作者本人,其他同学也能感受到创新离自己并不遥远。
(作者:湖北省襄樊市教学研究室 王问洋)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