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二十一世纪中国能否屹立于先进国家之列,关键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所以培养创新性人才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及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新兴学科。它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谈谈自己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创新意识。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时,他们的创新意识才更容易被“唤醒”。
1.“任务”设计体现“学生主体”。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学习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一幅作品,这一作品为学生自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很有特色。在这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2.尊重个性发展,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所以,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得到开拓,创新的意识被唤醒。
二、创设“任务”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而在某种情境中时,各种学习因素往往是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而创造出新形象。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他们联想、判断,诱发出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画图中图片翻转时,首先是视频片断:
“过春节了,到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忙着张贴春联和‘福’字”。
闪烁倒“福”。
问:为什么将“福”倒贴过来呢?
解释:“福倒”谐音“福到”,有吉祥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画一个吉祥的倒“福”。
这样,在这个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创新的意识也被诱发出来了。
三、提高“任务”难度,激发创造性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有时往往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反而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教学中设计任务时,要坚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如果太难,就事与愿违,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设置显示属性》一课时,教学后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将你自己所画的图画设为桌面背景。这个任务涉及到学生自己的作品,他们非常感兴趣。而且这个任务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该怎么办呢?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往往能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
四、适时“任务”评价,提高创造激情。
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当、及时、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激情。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对与错,更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在具体的教学中,当每个学生完成一个任务时,都进行交流展示,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尤其对于那些能创造性完成任务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激情,也激发其他同学的创造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发挥这一教学优势,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落 到实处,这将是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共同探讨的问题。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