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上机操作,方便课堂教学

来源: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 郭 芳 发表于:2010-08-16 13:57  点击:
【关健词】

1987年,我室编写了《初级中学选修教材·Logo语言》,供装备Apple-II和中华学习机的学校,在初中或小学开设计算机课时选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配备了较高档次的微型计算机。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室于1997年初组织编写了《小学选用课本·Logo程序设计(PC机版)》和《初级中学选修教材·Logo程序设计(PC机版)》。

这两种教材的初稿是《视窗Logo程序设计语言》,由安徽省芜湖市镜湖教委电脑中心陈国皓、沈成云、姚明编写。初稿完成后,在当地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总结使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原国家教委1997年10月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的精神,进行了必要的改写与扩充,编成了这两种PC机版的教材,于1998年秋季开始供书。装备了IBM PC系列微型计算机的学校,可以选用这两种教材,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讲授计算机与Logo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适用于这两种教材的Logo系统是4.0版的PCLogo(装备Apple-II和中华学习机的学校,可继续选用《初级中学选修教材·Logo语言》)。

一、教材的结构

《初级中学选修教材·Logo程序设计(PC机版)》共16课,分三个单元。

前两课“认识计算机”和“键盘操作”为第一单元,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硬件和软件等初步知识以及启动、关闭计算机系统和使用键盘、软磁盘驱动器等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3课至第6课为第二单元,课题依次是“Logo简介”“海龟的本领”“海龟的广场”和“海龟的坐标”。这一单元介绍了有关Logo语言、屏幕显示方式、坐标等初步知识以及启动Logo系统、用Logo命令指挥海龟画图、设置屏幕显示方式、清除屏幕上显示的内容等基本操作方法。

第7课至第15课为第三单元。先在“简单的过程”“过程的嵌套调用”和“带变量的过程”这三课里,介绍有关过程、变量的初步知识以及定义、修改、存储、装入、调用Logo过程和用Logo语言编写过程完成简单处理任务的基本操作方法。然后在第10课和第11课介绍递归、条件控制的初步知识以及用条件命令控制递归过程的方法。最后在“图形的颜色”“演奏音乐”“计算与输出”和“字处理与表处理”这四课里介绍画彩色图形和演奏音乐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有关函数、字、表的初步知识和编写过程完成简单的计算与输出、字处理、表处理等的基本操作方法。由于工作区与文件管理的内容比较抽象,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分散到各课和实习中介绍,最后在第16课“管理工作区和磁盘文件”中加以概括和总结。

《小学选用课本·Logo程序设计(PC机版)》共14课。与初中教材相比,适当地降低了难度和要求,没有介绍字处理与表处理、中间递归以及逻辑运算等内容,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等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两种教材的每一课后面,都安排了“练习”和“实习”,“练习”主要供学生用来复习、巩固本课的概念、原理等内容。“实习”供学生用来熟悉、掌握本课有关的处理和操作方法。在“实习”里,还补充介绍了一些更适合上机操作时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教材用了200余幅插图,力求图文并茂,便于教学。

二、教材的特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教学

为了便于学生通过听讲或读课文→做练习→上机实习,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这两种教材都以课为单位安排教学内容。为了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每课讲授一个主要知识点。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抱有神秘感甚至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教材的第一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的初步知识以及启动、关闭计算机系统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把有关的名词、术语、概念等分散到全书各单元,用到一些介绍一些,不用或可以不用的内容则不作介绍。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尽早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熟悉基本的键盘操作,从中获得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增强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需要反复与积累。为此,这两种教材采用了逐步渗透的方法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与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然后在适当的地方概括总结。

这两种教材注重介绍用Logo系统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尽量避免过多、过细地涉及Logo语言的细枝末节以及更高层次的程序设计思想,让学生在用Logo命令画图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在介绍必要的专业术语时,注意到了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作出明确的解释。对教材所涉及的英文单词或英文提示信息,给出了浅显的中文释义。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的类比使之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介绍递归的概念时,引用了我国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递归的概念。

2.用实例操作引出相关内容

对于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或初中)生来说,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这两种教材没有像目前流行的一些计算机科普读物和某些教材那样,先讲名词、概念和原理,再讲有关的操作方法,而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实例操作引出有关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操作看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引入有关概念,分析、总结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做,有益于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例如,在介绍最基本的绘图命令时,首先让学生逐条输入命令“DRAW、FD

100、RT 90、BK 50、LT 90、FD120”,观察每一步操作出现的现象,再引出“绘图命令”、“命令方式(立即执行方式)”等概念,然后逐条讲解FD、BK、RT、LT命令的功能和用法。

3. 加强上机操作,方便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上机实习对学习计算机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是无法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学了也记不住。编写教材时,以“实例操作”展开教学内容,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加强上机操作,能够边讲边练,方便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教材以“实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实际应用”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所谓“实际应用”,是教材在概括总结之后接着给出的一些例子(同时也给出适当的提示、分析或说明),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试着解决它们。教师可以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再操作”中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做法,可以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愿望,学生在用Logo命令指挥计算机完成“实例操作”和“实际应用”所规定的一系列任务时,就会逐步体会到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教材中常常用“输入命令”、“执行命令”、“执行过程”、“操作中可以看到”……的语言叙述有关内容,并把命令或过程用醒目突出的字体排版,也是为了强调其操作性。

每课的后面,我们精心安排了“实习”的内容,主要用来实践有关的处理和操作、经历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此外,在实习中还补充介绍了一些属于操作技巧以及更适合边操作边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实习中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以一步步标号的形式列出,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不仅能够按步骤进行,不必频繁地请老师辅导,而且不会漏掉细节性的操作,有利于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上机。

4.注意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硬件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而文字教材往往滞后于这种发展和更新。因此,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应在介绍相对稳定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问题以及独立地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能力。这两种教材在介绍Logo程序设计和其他相关内容时,注重讲清思路,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注意了能力的培养。

教材没有专门介绍程序设计的方法,而是在引入概念、总结规律、分析例题时,逐步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列举操作实例时,给出适当的提示、分析或说明,就是让学生理清来龙去脉、明确目的,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体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材编写时,我们注意到了所举例子的典型性与灵活性。力求通过有限的实例,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还注意到了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以及语言叙述的启发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进一步扩展的余地。

三、教学建议

1.教材的第一单元,安排了“认识计算机”和“键盘操作”两课,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计算机课的学校,应该先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如果学生已经上过计算机课,则可以少讲或不讲这个单元的内容。课时数较少的学校可选学前5课、第11课或第12课。对于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为他们安排一定的机时,让他们通过阅读与操作,学完其余部分内容。其中第11课至第16课的内容相对独立,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学习。总课时较多的学校,最好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

2.教材以实例操作展开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机房边讲边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实践中掌握教学内容。机器设备较少的学校,教师可以先边讲边操作演示,然后再安排学生轮流上机实习。

3.教材的文字叙述比较详细、浅显,建议教师采用让学生课前先预习,教师课上讲解重难点的方式教学,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节约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