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人们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业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展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在教育心理实验中发现: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低落,则反应迟缓。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对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任务”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让学生置于特定的艺术化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中,首先把事先收集的优秀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出来。学生注意力集中,认为自己学了也可以制作课件,便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表现出来对该课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而用非计算机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也对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要求。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1.体现个性化、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在课堂外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摸索。例如,在指导学生做网页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用FrontPage,有的学生用Word;在处理图片时,有的学生用照片编辑器有的用Photoshop,还有的喜欢使用Cool 3D等。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这样,就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
2.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老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四、“任务”设计要依拓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比如“窗口”、“板板”、“网络协议”等,不一定需要学生背出它们的确切定义,而在于学会怎样操作“窗口”和“模板”,怎样遵循“网络协议”。尤其对于初、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常规性的知识和操作已经基本具备,更需要发展他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五、“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鉴于可以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知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总之,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也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测、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教师没有限定贺卡的形式和内容,仅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素材,这就为学生发挥想像力和自由创作下了充分的余地。从学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没有雷同的作品中,反映出他们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上还能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实现教师“授人之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教学目标。
六、“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行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小组协作完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汪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 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业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作者:徐杏梅 浙江省上虞崧厦中学 312365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03.7)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