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的微观分析与宏观建设

来源: 作者: 发表于:2010-08-16 13:57  点击:
【关健词】

内容提要:微观层次上的细致分析和宏观层次上的系统建设两方面相结合将支持成功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课程的特征: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意识与学习风格应当得到教师的深入了解与恰当评价;信息技术市场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等诸方因素应从宏观上加以系统设计与整体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特征 学习意识 学习风格 微观分析 宏观建设

信息技术已正式列为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对这样一门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而开设的新课程,迫切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很多教育专家呼吁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对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而不宜简单地作为一门单纯学科开展教学。“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力。”实施成功的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微观层次上的对象分析和宏观层次上的系统建设两方面支持。

一、课程特征与学习心理的微观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微观层次上的对象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特征分析,二是学生心理与发展需求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特征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特征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必须突破一般课程的教学程式。

(1)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选择性。鲜明的时代性与丰富的选择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突出的特征之一。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关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结构的硬件知识,有各种应用程序设计的编程语言知识,有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知识,有文本处理、静态图形处理、动态图形处理等各类工具软件 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并无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关联,并非一定要按照某种必须的先后顺序来学习。作为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内涵与时俱进,知识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硬件设施和软件工具日新月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每一位学习者都精通信息技术所有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教育应包含必修与选修两部分。有关信息查、选择、接收、处理与传播的知识与技能是信息技术的基础部分,能够为学习者的成长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应作为必修部分面向所有学习者。选修内容的学习广度与深度,则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发展需要加以多样性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选择性特征一方面使学习者具有无穷多的学习途径选择,另一方面也会令学习者感到困惑与激奋。他们需要自主性的选择与钻研,也需要获得支持与指点。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将面临自身学习与教学创新的双重挑战。

(2)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是紧密结合的,如果仅仅使学生接受脱离技能的知识(如理论考试的成绩优秀却不能够实际应用),或者仅仅掌握缺乏知识的技能(知道怎么使用却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运用),这门课程的教学都只能说是不成功的,因为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教学过程中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应体现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教师身体力行,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信息技术的知识与魅力(Teaching IT by using ICT)。另一方面必须给学生提供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Learing IT by using ICT)。现实中这种教与学条件的创设常常并不能由任课教师来决定,需要学校领导的决策和相关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的配合支持。这就涉及到校园整体资源环境与信息文化的建设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即使教师个人再努力,也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是信息技术教师所遇到的特殊问题,也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中普遍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与相对性。信息技术的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高,为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提供有力工具和广阔途径,以迎接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挑战。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面对对象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重在培养学生拥有信息文化,获得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态度与能力。这种态度 与能力应该能够在学校就得到锻炼与体现;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支持所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发展思维、理解与创新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信息能力与修养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及教师之间协调合作共同促进深刻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学生学习心理与发展需求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发展需求,恰当评价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意识与学习风格。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某种学习意识状态之中,即使具有同样初始学习条件,由于习惯使然,常常不自觉地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

(1)当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一无所知时,常常有如下两种学习意识状态:不自学的无知识状态──不了解自己究竟缺乏什么,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启蒙状态;自觉的无知状态──虽然知之甚少,但是具有自知之明,充满一种求知的渴望,随时准备努力弥补不足。

(2)当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已有所了解时可能处于如下两种学习意识状态,一种是不自学的竞争者:凭着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下意识习惯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后面的学习没有强烈欲望,也无主动明确的目标;另一种是自学的竞争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将要开始的新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主动探索,有意识地增强竞争能力。

意识状态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具有自学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发挥自身的潜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意识的存在及其特点,就能够很好地判断与理解学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使之自觉自省,变被动为主动,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成功的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的先天潜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后天发展。但实现的基础在于教育者必须首先了解认识学生具有哪些潜能,从而因势利导,创造适合成长的环境条件,给予恰当的个别指导,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社会需要多种人才,每一种学习风格都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和高低之别,关键在于是否有益于成长,更何况后天的学习习惯形成与受教育状况可以培养不同的学习风格。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暂时的学习效果,更应关注其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格。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准确地认识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发展潜力,理解不同行为方式的合理性,不会随意批评指责学生所表现出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珍惜他们的每一点成果与进步,有的放矢循循善诱地给予适合个性发展的指导建议。这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正是“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和高尚境界。

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宏观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涉及学校的宏观整体建设。只有学校形成一个主谐运作的系统,才可能真正实施成功的信息技术教育。

1.学校教学环境整体建设

建设学校信息化整体教学环境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

传统的“学校学习资源”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材等是一些具有“专用性、固定性”等很多封闭性限定特点的“狭义学习资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难以获取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生活之中的一切有利于“提高素质,增进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能力”的“广义学习资源”。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与广义学习资源的连接,开辟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广阔途径。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不仅仅指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与计算机房等新型媒体的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建设,还应当包括对常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传统学习资源的综合使用、数字化处理与共享管理。对信息技术学习资源的有远见的规划、合理的配置和方便于使用的布局,将有利于促进校园信息文化的氛围营造并发挥影响。

2.学习资源开放管理

资源只有合理地应用才具有价值。管理得好,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无限的价值。反之,浪费的不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源,更是宝贵的时间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合理配置、开放共享、综合应用和维护调理。合理配置可以方便使用提高效益;维护调理能够保障设施的运转顺利──这两条一般学校都可以做到。也没有充分认识其重要价值。事实上,如果在管理上封闭而不是开放,资源上封锁而不是共享,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越性永远只能成为“画上的馅饼”。“资源的开放共享和综合应用”是实现学习资源管理效用的灵魂。资源只有充分地开放共享和综合应用,才可以实现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力支持,才可能满足多层次发展需求,为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提供以充分发挥潜力的空间。

开放管理与共享资源,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设计的开创性内容,是对新教育理念的追求与体现。其成果不仅将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学习条件,还将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实现创造必要条件,使教育改革真正落实在“有利于学生成长” 这个根本点。

3.教学模式多种多样

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很宽泛的综合性能力。创创建信息技术教育的多种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层次的应用和各种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理解。如基础训练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工具查询、采集、选择、处理与传播信息的基本能力;兴趣培养型:应用信息工具拓展知识开阔眼界满足好奇培养兴趣;问题解决型: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相关信息,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支持所有课程的学习;探索研究型:应用信息工具深入探寻某一方面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果;表达演示型:应用媒体工具制作作品,准确充分地表达学习成果,传播思想感情;协作交流型:小组合作,彼此交流,相互支持,共同提高等。这些教学模式,创设了多媒体、多维度、多层次、多时空以及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等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作用,激发学生的竞争 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学生获得的将不仅是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更有信息文化的修养、人生的理念与高度的自信心。

4.评价方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评价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着眼于所有的学习者,重在普及信息技术和文化,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素质与能力以支持自己的学习。社会需要不同才华的人才,教育的目标也应该多样化,不能一概而论只采用一个标准。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应是排除学生的学习障碍,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方法不宜采用通常的考试方法,不宜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习者。而应该采用个别化的能力测试法。根据学习者不同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与学习风格,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并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习质量。评价既要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同时也要着眼于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潜力。很多学生不愿受课程的约束,对课程内的一些内容不感兴趣,却常常自学超越课程的内容。教师对此应当辩证而科学地予以评价和引导。事实上,受教育者愈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学习的范畴常常愈是超越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评价应当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与发展潜力。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多方面因素充分融合和相互作用的综合性过程。深入细致的微观分析与系统整体的宏观建设将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必将促进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整体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 《抓住机遇,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教育报》 200年11月6日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国教育报》 2001年7月27日第2版

[3] Clarkson, Mary Developing IT Staff - A Practical Approach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 Grey, Duncan The Internet in School [M] Hodder & Stoughton Press 1999.

[5] Dearnly, James & Feather, John The Wired World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 LAP: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2001

[6] Pushkin, Dave Teacher Training -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sues [M] ABC-CLIO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41000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03.6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