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一年 不平静的一年
2001年,对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火红的一年。
自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迅速行动,制定当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各级科研院所、教研机构、专家学者纷纷设立研究课题,为迅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献策献力;国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启动,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奋勇投入信息技术教育市场……这些使得2001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声有色。
2001年,对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
课程整合、校校通、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网络教育资源库、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等等,焦点与热点层出不穷。在今年刚开始之时,中国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报e教育与K12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联合邀请了有关方面的研究人员,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若干焦点和热点领域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年终盘点,提供给读者参考。
鸟瞰 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发展
基本概况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教学安排方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各地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地的师资及设备条件在教学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小学、初中、高中要求有所不同。
在教学课时方面,小学和初中阶段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一般为70至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新的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这门课程的目的、内容、课程形态、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和争议。在此,本人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焦点问题作一归纳,并陈述一孔之见。
1.课程形态:从中近期来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即课程形态将由选修课转为必修课,但从长远来看,则会由必修课转为选修课。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应用性的技能和能力可整合到各门学科之中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获得,复杂性的操作技能可开设选修课,但在高中阶段,深入学习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还是必要的。
2.教学内容: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也可能会随时调整和变化,且各地师资及设备条件差异较大,开课年级各不相同。目前普遍存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能在原则上要求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即可。
3.教学模式:部分地区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采取了传统学科的讲、学、考,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最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应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应提倡“用中学”,避免“学而不用”。
4.评价方式:可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对采取统考、中考、会考和高考的方式一定要慎重。近期在中学阶段对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可采取等级或水平考试的方式,应尽快设计出中学信息技术等级或水平考试大纲。
5.教材:由于很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硬性将师资及设备条件差异较大的学校拉到一个水平线上,在实践中引起了一些矛盾。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定型,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育部提倡的“教材多样化”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建议不作统一要求,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用“评优”制取代“审查”制。(王相东)
梳理 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走势
许多专家与教学一线人士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历史沿革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此后,在不断的实践及引进外来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逐渐引入“课程整合”概念。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目前,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并且不断探索出新的实验研究成果。
相关表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于2001年1月撰文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认为,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2001年10月,何克抗、李克东、王珠珠、余胜泉等专家学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通途》的文章中重点探讨了课程整合的力量、含义、关键及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是对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近年来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体概括。
改革实践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000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同意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其他学科并将试验课题继续深入开展下去,项目名称也相应地变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此时,“四结合”的内涵相应变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目前该项目试验校由13所发展到600多所,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验学段由小学到初中和高中;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王珏)
品味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2001年,运用因特网和内联网进入课程领域学习的实践探索,在全国各地以不同方式起步。本文所指的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运用了网络技术的前提下,综合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以及一些地区的研究型课程和各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动向与特点
根据因特网上目前能够检索到的资料,全国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目前的实践样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单堂课时内,发挥了因特网海量资源的特点,开展旨在发展信息加工能力的学习,这是目前各地实践中表现比较多的样式;以学习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托连入因特网的局域网PC,发挥因特网交流与资源两大特性的探究学习样式,应用较为典型的是上海虎林路小学、福州八中、广州天河中学等;将专用网络平台作为新型学习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程活动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应用较为典型的有上海嘉定一中、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等。
重要事件
在2001年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领域,我们选择一些典型事件作为发展的标志。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时间性和我们所理解的事件意义。
上半年,以上海市第60中学“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等为代表的网络专用平台的出现。
上半年,上海科教出版社初中《信息科技》教材的出版。该教材尝试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信息科技课程整合,在以探究任务为导向和驱动的学习样式中,将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作为伴随性目标出现。
7月至9月,由全国各地教师组成的网络教师联盟发起并开展的“暑期研究性学习虚拟夏令营”。这次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探索活动由活跃在网络中的教师群体自发组织,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尝试,充分体现了教师群体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与主动性。
11月,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组织的“首届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探究性学习暨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在天津召开。这是全国范围内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实践探索领域一次盛大的交流活动。
问题探讨
认识、思考的起点在哪里:如何来评价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究竟是硬件环境的升级、软件品种的多样、教学应用的起步,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替代还是融合:在实践中,一提起“基于网络”,往往会被认为事事都要在网络上开展。其实,网络是新型学习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学习情境的特质,但是它仅仅是构成这类新型学习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已,不是学习情境的全部。
课时还是单元: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要求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要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将割裂的学习课时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单元。
教师和技术的专门化服务:基于网络应用的学习方式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在全球教育领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突破这个瓶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各专业机构的数据需要进一步开放:在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中,我们还受制于社会信息资源的局限。研究性学习需要各种专门化社会专业信息的开放,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柳栋)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