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先生,您好!您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已经20多年。今年暑期,您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江西、河南等地区做的《信息技术课程与素质教育》的报告反映强烈。下面请就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几个热点问题谈谈您的观点,以飨我刊读者。
郭:好的!首先我想从素质教育这个话题谈起。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很遗憾,这个决定的落实并不尽如人意。
有一种提法曾经引起热烈讨论,就是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认为这个提法不妥,可操作性不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不知道怎样“转”。如果提“从学科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轨”可能更准确,更切中了要害,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造成这一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问题,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也有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教材内容诸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应该注意到“学科本位”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应该改变基础教育中学科本位、学科壁垒森严而缺乏整合的现状。我们教育的基本着眼点不是学科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显然,从学科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轨,也就是向素质教育转轨。我认为,这一提法目标明确,且大有可改之处,可以引发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深层次课题,从而使“深化教育改革”能做到有的放矢,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得以贯彻落实。
记者:您对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怎么理解的?
郭:素质是综合概念,是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但系统的划分不是惟一的,从不同的着眼点可对系统做不同的划分。我们现在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操作的需要出发,人的素质可分为道德伦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科技素质、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我认为明确地将“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 列为素质教育中的“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必要的。
记者:80年代初,您曾在北京景山学校主持 “综合理科教改实验”,请问,这和“课程整合”是一回事吗?
郭:“一至九年级综合理科教改试验”是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理科教学。他们把理、化、生、天、地综合成一门课,日本叫《理科》,美国叫《科学》。如果说人类胚胎发育过程是人类生命进化史的缩影,那么,人的个体精神发展也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人类早期文明是不分科的,在孔夫子和亚里士多德时代,一个学者既是物理学家、哲学家,又是诗人。近代才出现分科,而且越分越细,到了现代,又开始综合。这样看来,人类个体的精神发展也应该有一个合-分-合的过程。当时我们只是感觉到在初中和初中以前的学段片面强调分科是不妥的,一至九年级学段应该是以综合为主的,而不要过分强调分科。
课程整合,并不像一些人想像的,只是将一些相关学科进行综合,构建“大文科”、“大理科”、“大艺术”等等那样简单。
实施课程整合,首先必须理解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所以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必须从“学科本位”或其他什么“本位”转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必须突破“课程=学科”的旧模式,力争清除“学科本位”给基础教育带来的诸多弊端。同时,应充分认识课程整合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同教育结构、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教学评价的改革以及师资培训等紧密联系起来,否则难以取得成效。
记者:您在1991年发表的《关于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几点思考》,以及后来发表的《计算机与创造教育》等论文都曾提到课程整合问题。您能不能谈一谈信息技术学科如何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郭: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它的前身──《计算机》课程,并不是一门学科。如果说,80年代初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刚刚起步时,受当时软硬件和师资条件限制,该课程以学习BASI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还可以看作是一门学科的话,那么,从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开始,《计算机》课程已经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了。这次会议制订了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的第二个教学大纲,新增了三个应用软件教学内容,即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此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不具有单一学科性,而是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可以说,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工作,已经在《信息技术》课程内部悄悄地进行了。
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并没有在多数专家和教师那里得到认可,或达成共识。这说明“学科本位”的影响根深蒂固,改起来,恐怕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记者:有一种说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实现了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目前的很多教学内容都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将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存在了。郭先生,您怎样看这种说法?
郭:我也看过类似主张的文章,而且发现这种主张已经影响了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导致在制定新时期课程标准时,不再提及《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慎重对待,以免给尚很薄弱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造成重大损失。
一些专家认为,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第二种是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并希望尽快实现第二种模式,我们姑且将这种意见简称为“两种模式说”。
我认为,“两种模式说”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实际情况要比这两种模式复杂,而且并不见得非此即彼,只能在这两种模式中选其一。
诚然,“两种模式说”中的第二种,“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的做法值得提倡,也是教育改革进程的一个方向。事实上,北京景山学校、北京东四九条小学等单位在我的指导与参与下正在进行这一教改试验。该试验的名称是“以电脑为学具,以网络为资源,开发大脑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简称“以电脑为学具”教改试验。其做法和意义主要是:
1.将电脑在学校中定位为学具(即电脑不仅是教具,更主要的是学具)。这一定位,决定了电脑软硬件的投资者和使用者是学生家长和学生,从而减轻了学校的财力负担,同时拉动内需,有助于促进我国IT产业的发展。
2.试验班的教室就是机房。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科教师无论是主动还是略显被动,都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方面认真探索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电脑是学具,更易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破除仅以电脑为教具而导致的“人灌”加“电灌”的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目前,这种试验小范围可行,大面积推广不可操之过急。一项非正规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行政基层领导、校长和老师们认为此种教育模式现实可行的不足十分之一。他们分析,除了领导观念、教师知识结构所限等原因,家长是否能够并且愿意承担电脑软硬件的投入也是一个方面。
记者:刚才您提到“两种模式说”过于简单化,甚至可能给尚很薄弱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造成重大损失。那么,您的意见呢?
郭:我在多篇文章和讲话中阐述过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意见。基本有三点:
1.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犹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我们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处理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和有效地推动两者健康地发展。
2.由于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课程整合,受师资、设备、课程结构、教育管理、教学评价等多种因素制约,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必须允许多种模式并存,允许相对落后地区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更不能搞一刀切。
3.不宜简单地以计算机设备的多少、档次的高低,评价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优劣。
我们担心,“两种模式说”可能造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限于现有的教育体制、师资和设备条件,大多数地区和学校还不可能实施“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的先进模式。那种简单认为开设《信息技术》课是“落后的做法”,且应从课程设置计划中砍掉的说法显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或主要途径(不是惟一的)仍然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继续执行“多纲多本”政策,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评价制度,允许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在完成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课程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方法应该注意突出以下一些特点:
1.认真贯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跳出“学科本位”的窠臼,“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有机融合准备条件。
2.《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课程形态一般应是综合实践课和研究型课程。陈至立部长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 、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进行更新。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知识更新快,另一方面随着课程整合的进展,一些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能被其他课程“整合”走。
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教学内容,即信息技术还有一些教学内容不可能被其它课程整合过去。例如,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以及已经进入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智能机器人的知识与操作等等。所以不管是当前还是将来,中小学都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单独设置。
最后,我想强调指出,在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尚不具备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去的条件的情况下,过早奢谈“先进”,取消或弱化《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张和举措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会减缓我国教育信息优化的进程,希望引起相关领导、专家、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视。
专家简介
郭善渡:男,祖籍山东蓬莱,生于1943年7月。北京景山学校计算机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从事计算机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20年。兼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参与讨论修改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主编,是《中学百科全书》计算机条目的主要撰稿人。担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教育软件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和第三、四届评审委员会语文组组长,参与制定我国的《教育软件评审标准》,多次主持和参与教育软件的研制和评审工作。
(作者:吕敏 摘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