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rning(电子学习)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关于e-Learning有句名言,“e-Learning实际上把学习带给人们,而再不是把人们带到学习场所。” 实际上e-Learning的发展非常契合中国的国情,它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要求,并且结合新经济时代网络的优势,以多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形式呈现,是技术改变教育模式的一个典型范例。
技术革命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e-Learning又已经开始进展到m-Learning,国际远程教育权威戴斯孟德·基根博士在《学习的未来:从e-Learning到m-Learning》一书中,详细概述了当前国际m-Learning领域的30个行动计划。m-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实际上就是借助于无线互联技术和无线终端(比如笔记本、PDA、手机),实现Anywhere Learning的一种手段,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技术的应用革新,但是它所具备的潜在变革教育模式的动力却不可小视。
移动状态学习和固定状态学习有本质的不同。人在“移动”中,是和注意力的高度“分散”相关联的。学习者在一定的“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学习上下文和传递特征,也是与固定、大容量等方式有所不同的,斯坦福学习实验室(SLL) 的研究表明,m-Learning是一种“碎片”式经验,然而随时随地登录又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设计相对简单的原型,注重开发最适合于听觉、零碎时间、易受外界干扰的学习者的那部分内容。
从事互联教育研究的“互联教育体系-博录(CES Blog)”作者毛向辉认为,“移动无所不在的特征还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学习者今天是基于地域,明天是基于兴趣、共同的学习目标。” 目前已经有对移动网络有支持的即时交流工具,比如Trepia软件。设想一下,如果你和一群人在学校里用同一个热点(HOTSPOT)无线上网,并且通过软件发现和你相同兴趣的人,你们可以共同交流和学习,并且由于地理关系增加了人的关系,学习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性交往。在网络空间中,构筑出新的教育结构形态。
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说过,“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移动教育将催生一个数量庞大的产业,这个产业不仅仅有规模化的应用,也很适合于个人和刚起步的公司。实际上国外已经开始列举该领域可能获利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包括内容开发、学习游戏、建立课程库等等,国内的应用则更集中在校园获取无线上网能力的阶段,比如一边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吃着冰激凌,一边查阅着北京大学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料;此时如果关注移动教育的特性和可能的商业模式,或许就会在未来出奇制胜。
移动教育也拓展了教育接受的对象。现代社会是一个终生学习的社会,不仅是围墙,固定学习的方式也阻碍了教育的获得机会。而移动的模式将教育理念和技术无缝连接起来,无时无处不在学习,并且处于开放性状态中。教育不再是学生的专利,“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就将在移动教育体系中实现。
目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正在重新定位,以期向纵深发展。网络教育模式在光盘、课件、BBS、E-mail等“传统”手段下也需要突破。我们既要进一步发展e-Learning,又要努力跟上、利用m-Learning。移动教育的前景如何,一方面将依赖于无线互联技术、终端、应用的整条产业链的发展,一方面还依赖于我们的想像力、热情和对终身教育的渴求。
(摘自:互联网周刊)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