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作者: 发表于:2010-08-16 13:57  点击:
【关健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向。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与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能力的工具。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教育部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了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要求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展中小学信息教育必将有力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采集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竞争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具备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大多是采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把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活生生的展现于学生的眼前,解决了单调的课堂教学环境。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教师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控制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这时可以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进行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二、高技术含量,引导学生勇于探索

中小学信息技术可操作性强,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要让学生获得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营造探索氛围,提供创造契机,积极指导学生发挥特长,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能呈现客观事物的实践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英雄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历史事件都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出来。各种自然和人造声音可以用多媒体加以记录和重放。对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可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模拟出来,将一些抽象知识用多媒体具体化。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新鲜事物的本质。这为学生今后进行创造和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借助于信息技术,学生认识世界的领域拓宽了,进行创新的机会也增多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非线性的、关联性很强的大量信息。在网络中,学生能够最充分地占有信息资料,可以进行独立分析、思考,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广阔的知识领域,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质,是21世纪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衡量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教育是能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设最优化的教育环境,适合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主动学习者,要让学生有机会探索网上丰富多彩的信息,使他们能够获得广泛基础知识,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具有高效、迅速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学习终身化的态度。

四、众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中小学生大都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知识学习。编写程序是实现这种愿望的一种途径。让小学生学习一点LOGO语言,初中生学习一点BASIC或FOXBASE语言的程序设计。当学生用所学语句编写程序来解决某个问题时,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就更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这些过程对学生而言就是创造,是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教师应经常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同时对有新颖性的作品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保持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必须面向素质教育,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革新传统的教学、学习和评价观,构筑新型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过程中,既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实践操作,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湖南省溆浦县教育局教研室 舒清水)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