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由于发展更新速度块,软件一般在一年半就要更新,硬件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提升一档,这样的发展速度也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边缘材料”在计算机教学中无疑显得格外重要。
边缘材料主要包括:计算机史实、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界的大事,当然也包括流行的计算机术语、计算机英语等。边缘材料的选取一般要讲究“时效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述性”。在高一的计算机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边缘材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四个方面结合实例谈谈我的作法。
一、时效性
计算机业内一年大大小小发生很多在国内外有名的事件,在1997年里,有KV300与国内五家著名的反病毒厂家的官司这业内瞩目的大事,在软件方面,1997中金山公司正式推出了WPS97这一与Word97相媲美的字处理软件,1998年Windows98的推出,硬件方面MMX芯片的大量使用,PII的暂露头角等。因此,在教学的同时,例如讲到病毒这一节时,除了介绍书上所说的常见病毒外,结合反病毒软件,介绍流行的病毒。适时补充国内外著名的反病毒厂商,及著名的反病毒软件,让学生从书上了解到病毒的作用机理,在现实中认识病毒、了解防治病毒的手段。选择报刊上最新的信息动态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紧跟时代脚步,所学东西不落伍。
二、趣味性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教材较老,学生仅从书上感受不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将枯燥的东西讲得生动形象。例如:介绍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时,学生对Internet这一词语即陌生又好奇,因此讲述本行时,首先从Internet讲起,讲到Internet上网友都自称是网虫,称网络出女孩子为“美眉”,称计算机高手们为”大虾”(大侠),网络中电子邮件被称为“伊妹儿”(E-mail),Win95被称为“温馨酒屋”…,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接着讲述网络中可以以www(全球信息网)的方式漫游,可以足不出户地在网上进行浏览、查询、购物甚至于工作时,学生们兴趣盎然。这时,再引入正题,介始网络的分类、作用等,有了因特网的知识作铺垫,学生掌握较为轻松。
三、实用性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是21世纪必须掌握的武器。计算机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在高一的第一节课,我就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至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我始终将实用性作为重点来介绍。例如:将计算机硬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补充,让学生接触计算机就必须消除对它的陌生感,在给学生介绍硬件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一一让学生亲手实践,我采用了演示的办法,将计算机内部一整套部件一件件展示给学生看,介绍其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每当有新的硬件产品出现,我都会给学生介绍,学生第一次听到计算机硬件的各个部件可能有点陌生,多听几遍,就熟悉了。我还定期介绍计算机最新报价,给有意购买机器的同学作参考。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计算机离不开英语,有些单词高一的学生没学过,看到屏幕上的出错信息不知所措,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平时的慢慢积累和专门抽出一两节课专题讲计算机英语,要求学生对常见计算机方面的单词熟记熟背,经过一年的慢慢积累,到高一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计算机外设商标的单词、计算机著名厂商标志及计算机使用中常见英语。
四、可述性
计算机的“边缘材料”要求生动性、可述性和故事性。例如在讲到文字处理软件WPS时,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了WPS发明人求伯君,同学们听得很入迷,并且从求伯君开发WPS的故事中,大家了解了一个优秀的国产软件的开发所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从这个故事中,既增强了学生正版软件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以后讲解到新的WPS97时,由于很多同学对求伯君的名字很熟悉,课下也关注了他的情况,因此都能讲出一些。再例如:介绍到美国微软公司时,我介绍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和现在的钱财、我引用了一组数据,包括著名的“弯腰指数”(即盖茨每弯一下腰,就损失5000美元),由于学生的听课效果非常好,因此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同时,我顺便就介绍了世界上首富的微软公司的全线产品(从DOS到视窗98,还有OFFICE系列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接受了,并且课后对这些故事津津乐道,对MS的产品如数家珍。
总之,“边缘材料”的补充在计算机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将教学中难点和重点融到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材料中,自觉主动的学习计算机,顺利实现计算机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