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一般只重视基本概念的识记与操作的固定模式。刚开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部分学生逐步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从而造成了一部分所谓的差生。
要改变这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状况,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现在不适应教育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培养新人才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不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把所有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都讲授给学生,学生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机会去思考、探索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而且操作中发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以致不能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不再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从而能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改变教学思想,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
由于提出了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景中积极思考、判断和互相交流。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也不断提高。
3.“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于素质教育
“任务驱动”教学法尊重学生,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的,通过学生亲自活动和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而又有创造性的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形成。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的手段,教师可向学生随时发布有关的“任务”,监视学生的操作,随时收集处理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具体来说,“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教师首先提出本堂课所需完成的“总任务”,然后由学生先考虑如何简化任务,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些“阶段任务”,并把这些“阶段任务”又分解成更小的“分任务”,这样逐步细化。通过细化任务,可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细化任务之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的具体内容,并确定解决这些“分任务”的方法。考虑到有些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然后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从而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样由“分任务”到“阶段任务”再到“总任务”,从而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在细化“总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启发、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学生对整个教材内容和系统知识是不了解的,学生可能会在把“阶段任务”细化成可操作的“小任务”的过程中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有的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有的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予以分析和说明,并加以归纳,把各阶段的任务和小任务确定下来。通过若干次细化“总任务”,学生也能逐渐学会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开始讲述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教师可首先出示一张用WORD编制的小报,指出它具有文字、图片、表格、艺术字、公式、文本框等几个部分,从而可以形成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插入文本框、图片、艺术字、公式等几个“阶段任务”。“文字处理”阶段任务又可分为WORD的启动和退出、窗口组成、输入法选择、汉字输入方法、文本的编辑修改、文档的存盘和打开、字符设置、文档排版、分栏、段落的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和底纹等“小任务”。“表格制作”阶段任务可分为表格插入、表格的编辑修改、表格的修饰等“小任务”。由于文本框、图片、艺术字、公式的处理具有共性,因此可以把这几个阶段任务分成文本框、图片、艺术字、公式的插入等“小任务”。其中图片的相关处理(如图片大小、位置的改变)、使用“图片”和“绘图”工具栏的工具对图片进行修饰处理、文字环绕、图层等任务是重点。对文本框、艺术字、公式等操作则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摸索来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操作之间的共性,使学生在操作其他软件时能大胆试验、自我探索。当然,有一些“分任务”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字符设置”的分任务还可以再细化为字体、字号、字形、颜色、字符的边框底纹等更细小的任务。
四、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并不是每堂课都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等就不适宜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如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病毒防范、操作系统、鼠标操作、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文件的有关操作、文字输入等有关知识。起始年级的教学也不适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因为起始年级的学生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尚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要完成给定的任务会比较困难。只有当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使用任务驱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让学生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学习的开始阶段。比如,窗口组成的相同之处、对象的选择方法、快捷菜单的弹出等,为以后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打下基础。
在起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软件中帮助命令的使用。几乎所有的软件都有类似的帮助功能,假如学生掌握了帮助命令的用法,在今后遇到新软件时,就能通过帮助功能来学习该软件的使用。而且,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帮助功能去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这样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是继语言文字和数学知识后人才所必备的第三个基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必将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的改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探究者和创造者,从而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 孙玉坤)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