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代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现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跟不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简述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与同仁探讨。
误区一:为"考试"而教学,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我国尚未把计算机教育归入"普九"课程体系,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给"电脑课"一席之地,只得去挤"劳技课"。因此,出现了同是高一年级,在同一城市有的学校每周上二节电脑课、有的上一节,而有些学校索性不开课。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理顺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九七年十月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课时提出了要求,这只是指导性的,并没有数理化要求那么严格,存在较大的弹性。国家也没有编制统一的教材,允许各地自编教材。这就造成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材多而杂,笔者所在市有的学校选用山东编的教材,有的选用本省的,还有的学校选用中专教材。部分省市为了进一步规范、统一中学计算机教育,举行计算机统考,但形式不尽相同。如:上海把计算机列入高中会考,成绩不及格高中不能毕业,而福建刚举办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不过考试不合格照样毕业,有考试必然要制定考试大纲,下属各校不论设备如何及学生情况,不论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都按此指挥棒进行教学。一些教师为了在考试中考出成绩,在计算机课时本已不足的情况下,只得挤掉上机时间,减少上机课时,拼命出练习,搞"填鸭式"教学。
笔者了解到某沿海重点中学,98年初装备了一间586/166MMX的多媒体网络机房,电脑公司在各工作站的硬盘上都装了WIN95操行系统,并做了DOS-WIN95双启动,这间机房当时是很先进的,可是该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一年的电脑,却从未见过WIN95的蓝天白云,一年下来,对计算机的好奇和热情已荡然无存。在DOS逐渐淡出WINDOWS大行其道的今天,出现这种怪事原因很简单,因为该省制定的计算机考试大纲只考DOS,自编教材中没有涉及WINDOWS。
误区二:为"实用"而教学,把社会上电脑教学的模式搬到中学课堂
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电脑培训都有一个特点:教的都是当时流行的软件,对这些软件的安置、设置,对计算机理论很少涉及,追求的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学员回到单位或家里,一般都有较充足的上机时间,熟练、巩固即可用于工作中。社会上这样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来普及教育,强调操作技能是很有必要的,无可厚非。
笔者在外校交流中常遇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把计算机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两类,对于二进制转换、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DOS命令,这些"无用的"一笔带过,或整节不讲,集中精力讲WINDOWS95、WORD、EXCEL等当前流行的软件,把中学电脑教学办成电脑操作技能培训。
我们知道,中学生没有足够上机时间,或没条件上机,或因升学的任务重、压力大,不愿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学而不用,造成他们不太可能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技能。再说,谁能保证若干年后,这批学生进入社会,还用WORD、EXCEL。
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任务,计算机课不能简单地看成劳技课,如:"修理自行车"劳技课,教师可以不讲自行车的力学原理。而电脑课,如果只强调实用化的操作与作用,对其原理采用"黑箱处理",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违反了科学教育精神。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几部分相互关联构成的。
误区三:为"教学"而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近几年才兴起,许多教师还没经验或受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大多采用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上课时一再强调上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一再叮嘱哪些知识要记住,使学生头脑成为仓库,为教学而教学。却不去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提高,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甚至争论中提高学习兴趣,开阔思路。
95年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金牌得主赵鹏同学回忆说,他高中的计算机教师对程序、对算法并不精通,但他教出了两个奥赛金牌选手。该教师总是以朋友式的态度对学生起指导方向的作用,给他们创造一种寓学于实践的环境,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突发奇想。学生有了问题,他就给学生找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或仅给予点拔。这对我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