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改"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来源: 作者: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廖洪端 钟敬宾 发表于:2010-08-16 13:57  点击:
【关健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日益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成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在教育改革中,我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所谓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是指学校教育活动周围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即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要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创建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是前提。

我校在创建信息技术教育环境过程中,首先形成一个共识:谁抓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谁就抓住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占领教育的制高点,使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力争走在前列。其次做到两个到位:一是理念到位,把实现校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作为学校大事来抓,树立"创建校园网络就是创建学校"的教育理念。二是落实到位,首先在学校有限资金的预算中优先安排;其次是多方筹资,争取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早在1995年,我校就从一年级起全员开设了计算机课,用386×兼容机,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至今日,学校共筹资300多万元,创建了4间适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实验的网络教室(每班30人,每生一台电脑),两间综合多媒体教室、两间计算机教室,一个校园网络管理中心(网络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子备课系统,卫星接收系统等),同时学校各处室(包括语、数、体、音、美各备课室)都配备一至二台电脑。现在学校又引进中国电信10M光纤宽带网,建成千兆光纤楼层交换,百兆教室桌面交换的校园网,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抓这些硬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更重视软件建设,先后购置K12资源库、鹏博士课件系统、备课系统、方正奥思、熊猫卫士等软件,使硬件能充分派上用场,同时,我校还积极申报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课题,这课题已被福建省电化教育?quot;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立项。

二.培养一支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如果将信息技术比喻为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则是发挥其效力的执杖者。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一支观念新、素质高、乐于创新、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关键。

我校在培养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过程中,坚持分层次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施行,全方位体现,分阶段考核验收"。从初级班到提高班到课件创作班,让教师们都能掌握计算机课教学平台的常规操作,会调用网络上资源,能下载国际互联网上的精彩课件供教学时参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首先对教师提出两点要求:

(1)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多媒体硬件设备的操作,熟练使用常见的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其次满足教师两个需要:一是配套设施满足教师制作课件使用的需要。二是尽快满足教师掌握制作课件技术的需要。学校利用寒暑假分两个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第一阶段请软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开办软件开发使用培训班,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为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基本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阶段分学科指导,选拔有一定制作课件能力的教师组成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小组人员的辐射作用。一方面在学科中起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负责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具体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这样,通过全员培训,学科指导,任务驱动,有效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三.创造一个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改的氛围

运用是硬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如果没有运用,再好的硬件也无异于一堆废铁。因此,我校重视硬件建设,更重视教学应用。首先从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整合,努力让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我们做到:

语文:让学习的道路"宽"起来。课程整合实验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声像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优势,借助鹏博士教学软件或网络中课件资源,把语文课堂教学的识字、学词、阅读、理解及写作变得生机盎然,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去体验、去获取。如教学《四季的脚步》一课,精心收集网络上有关四季特点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制作成课件。课堂上,根据学生爱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浏览、学习,包括课文、四季图片、视频资料、背诵指导等,让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数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概念、推理过程,同样可以"动"起来。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这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知识上的重点、难点问题,还使学生发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随着形象、直观的画面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利用这些生动的、信息化的知识,让学生的思?quot;活"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如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借助"几何画板"课件创作工具,调用网络资源,进行课件整合课堂教学,使教学很直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让学习的活动趣味化。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简单、枯燥而又难学的英语课堂,在动画环境下变得趣味无穷。学生可以边观赏可爱的动物造型,边聆听模拟对话,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消化了课本的知识。同时,我们在校园主页上开设英语角BBS、英语语言聊天室等,让学生进入英语环境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让想象的空间立体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影响并实践于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是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课整合的最好体现。宽带校园网络环境存储的大量动画、影像、图象、图形等,为美术课的教与学提供了多角度的、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画图板、金山画王、图片处理、图片编辑、三维动画等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再次为美术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美术课的欣赏、讲解、练习、讲评,甚至群体创作、组合、展览,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经过整合而得到尽善尽美。这样的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学习精神都是十分有利的。

音乐:让流淌的歌声可视化。有了校园信息技术环境,音乐课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一架琴、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音乐理论、无休止地唱歌和听那些似懂非懂的音乐。网络上的一个个小游戏,童话故事中的7个小矮人变成了7个小音符,生动活泼的情境,使本属听觉的音乐同样变得可视化,使流淌的声音变成了流动的画面。如教学《看龙船》,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赛龙船"的音频、视频资料,并下载播放,获得感性认识,再切入课题学习课本内容,通过网络的BBS交流学习体会,进行视唱练习,最后进行网络欣赏,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