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本文通过从四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课不等于计算机课;第二,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与本质;第三,信息技术教育是大面积培养信息人才的主要途径;第四,信息技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来浅议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和关注,从而使教育有力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育
10年前,在计算机普及教育刚刚起步时,私人拥有计算机还是罕见之事,那时的计算机课在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调查统计,现在的中小学生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达60%-70%。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再和若干网络工具相整合,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即使我们再改进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课必然将走向滑坡……
下面就我们在一线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受谈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信息技术课不等于计算机课
“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已有几个年头,但是,在各校的课程表上,还赫然印着“计算机”字样,任课老师依然被称为或自称计算机老师。课程内容也仅仅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 信息技术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计算机课。
将“计算机”课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它实际上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趋势。所谓信息技术是指专门生产、收集、传递、保存、加工和发布信息的技术,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上古时代的岩画、甲古文与结绳记事是最原始的信息技术应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但是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以前,信息形态被物化在各种材料之中,流动、保存和处理都非常困难,导致信息技术一直发展缓慢,对一般人来说似乎是非常遥远、陌生的,人们只是在被动、下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开始脱离原始的物质载体,抽象为简单的数字,在电缆、光盘、天空、海洋乃至宇宙中飞快地流动,原来被载体限制在小范围内、缓慢传播的信息,今天迅速涌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代人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否则就会被淘汰。但是,信息技术是否等于计算机技术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好比当人类进入活字印刷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要学会使用印刷机,而是要学习如何阅读、理解和收集印刷产品。同样,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每一个人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看几年来这门课程内容的变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构成了其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Visual Basic;数据库从DBASE到FOXBASE、Access;电子表格从CCED到Lotus 1_2_3、Excel;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假如,语文课上教师只给学生讲解钢笔的用法,学生把语文课改称为钢笔课不也是很自然的嘛!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认真地设计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首先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兴趣,认识到信息处理技术是自己走向现代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工具。在教学内容上,第一,要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寻找信息源;第二,要学会如何综合处理大量数据,剔除“假”信息;第三,要给学生讲解常见的信息模型的实际意义,利用模型参数正确认识信息;最后,要让学生掌握传递、发布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参与到信息社会的活动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特别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课的任务是传授信息处理技术,而不是讲解某一个软件的使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制文稿、图表,但这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学会使用工具。为了让学生能够事先掌握必要的工具,是否可以考虑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进行入门教育,解决诸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访问互联网、文字处理、计算机病毒防治、多媒体动画、网页制作基础等基本技能;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学生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化的课程。
二、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与本质。
关于教育信息化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把信息化当作一个过程看待,大家是基本认同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信息化看作是人们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形态上表现为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不只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国把国家信息化当作最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对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也不例外。
信息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提高社会的智能。从网络技术发展的层面上来看,目前网络的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个阶段。如果把互联网的发展划成三个阶段,则第一个阶段是数据传递与共享,因为在互联网发展起始阶段,其应用主要是E—mail和少量可供查询的专业数据库。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共享,其主要特征是随着Web技术的出现和WWW(World Wide Web)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大量的信息网站(包括门户网站、专业网站、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等)得以建立与互联,使整个地球联成了一个巨型的信息网络。第三个阶段是知识共享,即使全社会的知识成为可供全体社会成员查阅、学习的超大信息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查询和共享。由于技术的限制及其他许多原因,目前还没到解决好复杂知识或非结构知识的表征、组织、存储和传播等问题,另外人与计算机的有效交互、人与人如何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有效互动、复杂的社会系统如何与网络融合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解决。实现知识共享是网络技术的重要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因而也是信息化的本质。
三、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信息人才的基本途径。
信息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以往不同,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早在 1996年,美国就提出了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中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目标规定了“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师、学校、社区以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等几项目标。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作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人才的任务。关于信息人才培养问题,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
第一,普及型的信息人才。广义地说,是掌握信息时代必需的基本信息技术的技能的人才。狭义地说,是各行业的信息化均需要批量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二,关于专业性的信息人才,包括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和微电子技术人才等。
第三,各单位或系统的高级信息主管,或叫首席信息官(CIO),而且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人才。普及型的信息人才,一般应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既是普通大众的需要,又是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有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基础性:它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
②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掌握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③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
④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⑤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四、信息技术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
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因此,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从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方面,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归属和认同。我们不能单纯地训练学生的对现有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更不能靠培训他们记几个基本概念、几个按钮的名字,以应付某种考试和获得证书。而应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可扩展更新、更广泛的内容如:把适合于小学生学习的智能机器人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从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将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验(CAA)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 能力来安排,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不能把这类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是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际优秀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也可以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同学,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形成终身教育的社会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除了信息技术教育外,中小学的另一个相关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这三个方面的整合是与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教育应用相类似的。事实上,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需要师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同感、一定的技能和素养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台只能是空谈。
此外,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计算机基础课有没有必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开设,如果都要开设,那么该如何衔接?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一种办法是国家分别针对中小学生与大学制订信息技术标准或教育技术标准,采用认证的办法。比如,有些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已经达到大学的某项标准,在大学中就可以免修相应的课程。
5、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师范院校,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的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在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应能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实现充分的结合。否则,在就业后,他们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到教育者的角色后会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感到无所适从。师范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和创新的榜样。
一般来讲,师范类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确定以上五个方面的课程各自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从内容上归属于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实际上它能够将这各个方面连接起来,学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基础、专业、应用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师范类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教育技术课程实现衔接,教育技术专业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如何体现各自的特色。
21世纪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将成为国家兴旺、民族富强的关键性问题。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一观念的广泛酝酿和形成,堪称为人类现代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经过短短十几年,已被世界各国认同,并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到发展的行动之中,成为指导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然而,社会和自然能否可持续发展,只抓环境科技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措施是绝对不够的,教育应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才算真正扎根,从而使教育有力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4年12月教育情报参考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孟谦 李修霞 起始页32
2.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9期 起始页2
3.2004年12月教育科学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朱宁波 起始页23
(责任编辑:nylw.net)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