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西部少数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体现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需要认真解决西部少数民族教育还面临着贫困问题、教学质量不高、双语教育还不完善等等现实的问题,使西部少数民族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西部民族人民从多方面接受教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
一、西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问题
西部少数民族受地理区位、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人口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西部民族的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问题一再威胁着西部少数民族的生存。贫困和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由于贫困而无法接受教育,由于不能接受教育而贫困;贫困导致了教育落后,教育落后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落后主要表现在教育资金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差等方面。
(二)教学质量问题
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辍学率高,升学率低。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寒、边缘、阴湿、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办学条件差,教育普及困难大,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客观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低,经济落后,没有能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费用;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差,自暴自弃;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师资水平低,缺乏师资力量,引进人才困难;教学质量差;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实用。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家长送子女上学和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双语教学实施困难问题
双语教学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并不断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大多数民族出于教育条件的限制,双语教学仍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是双语师资少,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双语师资培训机构,并且在少数民族地区能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非常缺乏。在民族聚居区,由于缺乏双语教师,汉语课程根本无法开设或者只能部分开设,这就影响了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而在少数民族小聚居区、散杂区则缺乏民族语教师,致使民族语言班没法开设,这就影响了民族学生的民族语言学习。而目前的双语师资缺乏学习、进修的机会,导致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也就严重地影响了双语教学地开展和民族教育的质量。其次是双语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实施双语教学的教育经费数倍于实施单语教育的经费,除了要编写大量的双语教材,教学参考书及课外阅读物外,还要培训大批双语师资。目前,我国的教学出版物大多数采用汉字,采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教材教辅,课外读物以及网络资源等严重缺乏,这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行。再次是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升学困难,出口不畅。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易于接受教育,但是在以汉语授课为主的高中、大学却限制了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大学里鲜有用民族语言来授课的,这样的现实也使得他们难以升入大学。
二、构建西部少数民族教育的措施
关注西部民族教育的地方差异以及多元文化的特点,构建既能满足国家需求也能满足西部民族教育的现代学校教育,应该成为西部民族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以下是笔者认为构建西部民族教育的几项重要内容。
(一)拓宽融资渠道
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仅仅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鼓励多渠道、多形式来筹集资金,特别是加大民间的资金向民族教育的投入,比如成立民族教育彩票基金,通过该方式来为民族教育筹措资金;号召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私人募捐等活动,增加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合理的监督机制,保障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因地制宜,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教师群体的素质在发展学校教育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构建地方性的现代学校中,首先应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多元化的培训,提高西部民族教育的师资水平,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培养西部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少数民族教育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往往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背景。这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背景的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地方社区的主体文化;二是不能忽略民族地区学校其他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背景。在“风险”意识流行的社会中,许多学校和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学生文化背景的多元性,这有多种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培训,对于学生多元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性不足;二是许多教师担心在学校里太过注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反而会导致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如老师在讲解地方文化时,往往会自然而然的照顾到班级里人数最多的群体,对于其文化的介绍也会相应多一些,如此一来,其他一些学生群体就会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参与课堂文化或者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会明显降低。然而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多元化,社区对教育的需求也明显多元化。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走进西部,支持西部,支持西部的教育,吸引更多的师资队伍来为西部民族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三)建立双语师资培训专业机构
切实把双语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教育形式,因为如此西部少数民族就实现了广泛社会就业的有效途径。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最好是形成一种定期的培训制度。比如,广西以前的桂林民族师范学校曾培训出很多优秀的可以胜任双语教育的民族教师。其次,国家以及西部地方政府应该编写大量的双语教材,教学参考书,课外阅读物以及建立少数民族文字的网络资源。再次,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就应该在儿童时期培养起来,儿童时期语言接受能力是最好的。少数民族儿童从小接受民汉两种语言的教育,从而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这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共识。首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双语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科目采用母语教育,部分科目采用汉语教育。像体育、音乐、美术、社会实践等这些动手动口能力较强的科目就完全可以采用母语进行教育教学。这些科目采用母语进行教育教学也符合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其次,针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可以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时,以母语教育为启蒙语言,同时加授汉语课,小学高年级则采用汉语授课模式。这样既能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能与主体民族同步发展。再次,条件好的地方可以采用完全双语教育模式。最后还可以开设语言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热爱自己的母语。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