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平台的构建(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强 发表于:2011-10-27 10:40  点击:
【关健词】高师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平台
3.生态伦理教育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需要 生态伦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正式列 入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之中。据调查,几乎全国所有高师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态伦理也难有一席之地,导致学

  3.生态伦理教育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需要
  生态伦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正式列

入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之中。据调查,几乎全国所有高师院校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生态伦理也难有一席之地,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态伦理素质.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知识,缺乏环境与生态保护基本理念。普遍存在生态意识不强,环境知识薄弱,绿色生活习惯未能形成,生态行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所以,生态伦理教育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当务之急。
  
  4.生态伦理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延伸
  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伦理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的伦理标准。生态伦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一种延伸,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升的内在要求。对于高师院校大学生来说,塑造他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培养他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自我成长与终身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高师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高师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教学改革、环境建设、思想教育、生活引导、社会实践等多视角开展教育,要将生态伦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师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总体来说,高师院校生态伦理教育应强调五个结合:即绿色校园建设与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相结合,宣传教育与行为规范相结合;要努力打造六个平台:绿色校园平台、生态文化平台、课程建设平台、教学改革平台、社会实践平台、行为规范平台。
  
  1.构建绿色校园平台
  将创建“绿色校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力抓手,搭建生态伦理教育的平台。学校应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长远规划之中,在管理制度、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等诸多方面予以保证。要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符合生态伦理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要符合低碳、“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环境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的和谐高师院校,使学生在“绿色校园”环境中受到生态伦理的熏陶。
  
  2.构建生态文化平台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伦理教育的最好的课堂。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平台,打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构建有利于生态伦理培养的文化氛围,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重要的举措。所以,要在校园里弘扬人际之间的亲和与尊重,营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与互爱,倡导节约资源的意识与行为,培养低碳生活的行为方式,建设具备绿色理念的校园与环境。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渗透生态伦理教育。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把校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3.构建课程建设平台
  要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所有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应该只有经济和社会目标,而且应该有环境和生态目标。要将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必修课、选修课、素质课、活动课等多种学习形式构建生态伦理教育系列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开设《思想道德修养(生态伦理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其中,还可开设《生态伦理概论》等素质课程。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优势,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构建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的平台。同时,教师要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着力寻找相关结合点和渗透点,科学确定渗透量,注意渗透的适度性,坚持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双轮驱动”。
  
  4.构建教学改革平台
  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创设绿色课堂、和谐课堂、快乐课堂与魅力课堂,有计划、有系统地将生态伦理理念、生态文明知识渗透于教学之中。绿色课堂的建设要建立在绿色理念的基础上,将课堂作为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从课堂环境布置,到师生学习生活,从教学内容安排,到教学双边活动等,都应体现生态型、环保型、低碳型、节约型;和谐课堂应体现教学与课堂环境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建立一个友好、公平、健康的课堂生态:快乐课堂要着眼于“乐学”.通过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得快乐,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轻松;魅力课堂是教学改革追求的更高境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充分体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平衡,让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在这里沐浴甘霖雨露。
  
  5.构建社会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广阔天地,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生态伦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重视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将地低碳经济、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社会实践课程之中。学校要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践、素质课程、活动课程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生态保护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撰写论文,让学生研究现实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的能力。要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积极参与社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亲身体验中培养自身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升生态伦理素质修养。
  
  6.构建行为规范平台
  搭建科学、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平台,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抓起,自觉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首先,要抓好软环境的建设,构建“低碳”、“绿色”管理体系,大力宣传节能环保、爱护环境的“绿色”理念,从政策、管理、制度、宣传等方面强化软环境的营造:其次,应加强硬环境的建设,从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撑。要尝试建设“绿色”办公楼、“绿色”宿舍、“绿色”教室等,使节能、节水、节电等工作落至实处;第三,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态教育实习基地。如“生态校园”实习基地、“生态社区”实习基地、“生态新农村”实习基地、“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等;第四,要建设监督平台,让生态文明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将生态伦理考核纳入思想品德考核与综合测评之中.通过常规检查、网络监督、自我测评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第五,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提倡大学生进行“绿色、低碳、自然、和谐、健康”的消费。有助于他们生态伦理观的形成。(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